读图3“某地7月份的平均气温图”,回答:
甲、乙两地的地形可能是
| A.同为盆地 | B.甲为山地、乙为盆地 |
| C.同为山地 | D.甲为盆地、乙为山地 |
等温线在E、F两地向南凸出的原因是
| A.E、F两地的地势高于四周 |
| B.E、F两地的地势低于四周 |
| C.E地的地势高、F地的地势低 |
| D.E地的地势高、F地受海洋的影响大 |
读某半岛(板块局部)向北俯冲示意图,回答下题。
该半岛向北俯冲形成()
| A.喜马拉雅山 | B.阿尔卑斯山 |
| C.安第斯山脉 | D.阿特拉斯山 |
该半岛由距今7100万年至距今1000万年间,向北移动大约()
| A.2460千米 | B.3540千米 | C.4730千米 | D.5280千米 |
图中范围包括的板块有()
| A.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 B.非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
| C.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 |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 |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2-14题。
图中显示该区域的地势()
| A.东北高,西南低 | B.东南高,西北低 |
| C.西南高,东北低 | D.中部高,四周低 |
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坡度最缓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所示,在700米及以上区域的面积最接近()
| A.85万平方米 | B.70万平方米 | C.65万平方米 | D.50万平方米 |
据报道,某年3月9日,我国科考队员在北极黄河站(图3所示)观看了极夜后的首次日出。据此并读图完成9-11题。
当日,科考队员在黄河站看到日出时的地方时约为()
| A.10时 | B.12时 | C.14时 | D.16时 |
据此推算,黄河站的极夜期约为()
| A.90天 | B.120天 | C.150天 | D.180天 |
黄河站距北极点的距离大约1200千米,黄河站的纬度最接近()
| A.73°N | B.75°N | C.77°N | D.79°N |
图2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目的天数)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6—8题。
根据等雪期线的分布可确定,由M至N一线的地势为()
| A.高一高一低 | B.高一低一低 | C.高一低一高 | D.低一高一低 |
甲地雪期比乙地短,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 | B.纬度低 | C.距海远 | D.水汽少 |
位于丙地的融雪径流可汇集到附近的大河中,其大河干流()
| A.由西南流向东北 | B.由西曲折向东流 |
| C.由东南流向西北 | D.大致由北向南流 |
图l示意4个国家人口的性别一年龄构成。读图1,完成4—5题。
图示四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示四国30-39岁人口数量从少到多依次是()
| A.①③④② | B.②④③① | C.④②③①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