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7“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随经度变化”,回答:

图中所示盐度最低处位于
①120°E ②120°W ③亚欧大陆西岸 ④太平洋西岸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盐度最低处其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量大 | B.蒸发量小 | C.寒流影响 | D.径流影响 |
温度最高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分布 | B.气候 | C.太阳辐射 | D.洋流 |
某地某日正午太阳高度是子夜太阳高度的3倍,两者均大于0,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 A.23.5°N | B.66.5°N | C.70°S | D.80°S |
甲、乙两图代表安第斯山脉东西两坡上的植被分布图,①~⑦代表不同的植被。完成下列问题。
植被①所在的自然带是
| A.热带荒漠带 | B.热带草原带 |
| C.热带雨林带 | D.山地垂直带 |
下列因素对东坡植被⑤的形成起主要影响的是
| A.土壤 | B.洋流 | C.地形 | D.人类活动 |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下图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I→V)形成的地质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地质时期(I→V),该地海岸线的变化是
| A.I→III 海退,III→V 海进 |
| B.I→III 海进,III→V 海退 |
| C.I→IV 海退,IV→V 海进 |
| D.I→IV 海进,IV→V 海退 |
能体现图中岩石类型的旅游景观是
| A.华山悬崖峭壁 | B.云南路南石林 |
| C.黄山石猴观海 | D.黑龙江五大连池 |
读某地区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该地图示时期城市人口与发展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 A.1990 年之后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 B.乡村人口比重1978 年最低 |
| C.2000 年城镇人口比重超50% | D.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
城市化对城市水循环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透水面积增加,使蒸发量下降 | B.地表植被减少,使下渗量增加 |
| C.城市热岛效应,使降水量减少 | D.建筑物增加,使地表径流量减少 |
读俄罗斯某月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等温线表示的月份及气温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一月,①②③④ | B.一月,④③②① |
| C.七月,①②③④ | D.七月,④③②① |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农业地域类型正确的是
| A.甲地—大牧场放牧业 | B.乙地—乳畜业 |
| C.丙地—水稻种植业 | D.丁地—商品谷物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