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贸中心地位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中国没有出现西方式的工业革命
D.没有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商鞅变法相比,北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不同问题是

A.国力落后 B.实现统一 C.地方割据 D.民族关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
结论
A
1921年列宁以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列宁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
B
凯末尔革命使土耳其成为一战后亚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说明民族革命是亚洲国家实现民族独立的必经之路
C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建立
意味着世界经济走向了法制化的道路
D
1967年欧共体成立
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的开始

海涅曾说过“陆地属于法国人和俄国人,海洋属于英国人。只有在梦想的空中王国里,德意志
人的威力才是无可争辩的”,该言论描述的德国处于

A.16世纪 B.17世纪 C.19世纪前期 D.19世纪末

埃及阿里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B.都因西方列强入侵而出现社会危机
C.都采取了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D.都确立了立宪制政治体制

对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形成深刻影响的政治实践是

A.英国《权利法案》的运行 B.美国《独立宣言》的发表
C.法国《人权宣言》的颁布 D.拿破仑《民法典》的制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