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1914年,中华国货维持会举办的国货宣讲会达59次,第一次“听者只4人”,后来“听讲者激增,数以千计”。这种宣传
| A.促使政府大力扶持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 B.使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山历史舞台 |
| C.推动了实业救国运动的发展 | D.使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比利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 )。
| 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
|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
| 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
|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 |
17世纪的荷兰确立海上优势,成为“海上马车夫”,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
| A.自古荷兰人就外出从事商业活动 |
| B.取得国家独立并建立先进的政治制度 |
| C.工业资本发达,经济实力雄厚 |
| D.建立先进的商业经营方式和体制 |
早期殖民扩张的双重作用是( )。
| A.资本主义发展,封建主义衰落 |
| B.欧美兴旺发达,亚非贫穷落后 |
| C.大西洋国家发达,太平洋地区落后 |
| D.欧洲发展兴旺,亚、非、拉贫穷落后 |
新航路开辟后,先后成为贸易强国和殖民强国的下列国家,排列正确的是( )。
| A.西班牙—荷兰—英国 |
| B.意大利—西班牙—英国—荷兰 |
| C.葡萄牙—英国—荷兰 |
| D.意大利—葡萄牙—荷兰—英国 |
在构成美利坚民族的最初“原料”中,有一群人被称为“不情愿的移民”。“这群人”主要属于( )。
| A.白色人种 | B.黄色人种 |
| C.黑色人种 | D.棕色人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