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是中国改革的标志性分水岭。在这一年抵达北京履新的前世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向南方周末记者讲述他当时的感受,“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 B.确定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
C.肯定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 D.形成了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 |
我国著名的化工专家候德榜在20世纪20年代所创立的“候氏制碱法”誉满全球,“候氏制碱法”中的碱是指下列的
A.NaOH | B.![]() |
C.![]() |
D.![]() |
将a mol Na和amol Al一同投入m g足量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dg·㎝-3,该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82a /(46a + m)% | B.82000a /(46a + 2m)% |
C.8200a /(46a + m)% | D.8200a /(69a +2 m)% |
在一定温度下碳酸钠的溶解度为40g,向280g的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加入10.6g无水碳酸钠,搅拌静置,最终所得晶体(Na2CO3·10H2O)的质量为
A.10.6g | B.60.6g | C.28.6g | D.89.2g |
取相同体积的KI、Na2S、FeBr2溶液,分别通入足量的Cl2,当反应恰好完成时,消耗Cl2的体积相同(同温、同压条件下),则KI、Na2S、FeBr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
A.1:1:2 | B.2:1:3 | C.6:3:2 | D.3:2:1 |
把xmolCO2通过足量的Na2O2后再与ymLNO混合。x与y之和为30mL。设充分反应后气体的体积缩小为15mL, 则x:y为 ①1:1 ②2:1 ③5:4 ④7:5
A.只有① | B.只有② | C.只有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