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的监察、谏议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监察制度主要是为了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 ②谏议制度是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③明清时期的谏议机构比较完善
|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② |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 )
| A.创建中国同盟会 |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
| C.组织发动“二次革命” |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是孙中山的一句名言。孙中山自己也一直是不断超越自己,紧跟历史发展潮流,与时俱进的。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 )
| A.甲午战争爆发后,抛弃改良幻想,走上反清革命道路 |
| B.同盟会成立时,把原兴中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斗争纲领发展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纲领 |
| C.辞去临时大总统,把这一职务让给袁世凯 |
| D.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 |
克伦威尔、华盛顿、拿破仑作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代表,有着诸多相同之处:① 非凡的军事指挥才能
② 走上独裁道路
③ 主持政局时制定行之有效的内外措施
④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英国革命中出现了克伦威尔任护国主的军事独裁统治,法国大革命后出现了拿破仑称帝,这主要是由于()
| A.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妥协 | B.资产阶级民主发展不充分 |
| C.稳定资产阶级统治的需要 | D.防止封建王朝复辟的需要 |
“因为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所以,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正义的。”这个“前提→结论”式推理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
| A.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 B.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
| C.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 D.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