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细胞是一个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1 ] 、[6 ] 和[9 ] 等结构;
(2)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
(3)该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
(4)“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是[ ] 。
(5)图中的3为细胞核,细胞核由 、 、 构成,其中核膜上还有 ,可供大分子物质进出
对常春藤1年生幼苗进行控光试验,其对光的生理响应和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的部分数据见下表(叶绿素质量分数为单位叶片鲜重中叶绿素的含量)。
处理 |
净光合 速率 |
呼吸 速率 |
叶绿素A质量分数 |
叶绿素B质量分数 |
(μmol/m2s) |
(mg/g) |
|||
全光照(Ck) |
4.6 |
1.5 |
0.82 |
0.38 |
全光照的68%-75%(S1) |
2.2 |
1.4 |
1.22 |
0.57 |
全光照的40%-49%(S2) |
1.2 |
1.3 |
1.20 |
0.59 |
全光照的10%-21%(S3) |
3.4 |
0.9 |
2.10 |
0.85 |
(1)本实验对照组的光合速率是________μmol/m2s,它的净光合速率最大,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2)与S1相比,S2条件下,常春藤积累的有机物的量________,主要原因是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填中文名称)的量减少,光合速率下降。
(3)S3条件下,常春藤积累的有机物较S2多,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其生物学意义在于____________。
(4)与Ck比较,S3的呼吸速率减小,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
(5)叶绿体色素是光合作用中光能的“捕获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多选)
A.四种叶绿体色素都能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B.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B
C.叶绿体色素具有选择吸收光谱的特性
D.一般情况下,绿色植物中叶绿素含量较类胡萝卜素多
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胃,可用来发酵处理秸秆,提高秸秆的利用价值。为了增强发酵效果,研究人员从牛胃中筛选纤维素酶高产菌株,并对其降解纤维素能力进行了研究。
(1)在样品稀释和涂布平板步骤中,下列选项不需要的是()(多选)。
A.酒精灯 | B.培养皿 | C.显微镜 | D.无菌水 E.接种环 |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悬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
刚果红(CR溶液)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不与纤维素降解产物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下表是两种培养基的配方,“+”表示有,“-”表示无。
(3)据表判断,培养基甲能否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回答并说明理由_________;培养基乙能否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回答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
(4)研究人员在刚果红培养基平板上,筛到了几株有透明降解圈的菌落(如图)。 图中降解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________有关。 图中降解纤维素能力最强的菌株是()。
(5)研究人员用筛选到的纤维素酶高产菌株 A和 B,在不同温度和 pH 条件下进行发酵测得发酵液中酶活性(U·g-1protein)的结果如下图,推测菌株()更适合用于人工瘤胃发酵,理由是__________。
下图为人体内淋巴细胞生成过程及某特异性免疫反应示意图。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____________组成,后者在图中有()。
(2)免疫器官E是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免疫应答发生时,常伴随其肿大,E是__________。除了E外,图中所示的免疫器官还有____________。免疫细胞C、D、F、G、H、I中能够分裂增殖的有()。
(3)有关上图所示特异性免疫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多选)
A.细胞G和I来源相同,且都能识别抗原
B.细胞D和I的来源相同,都要受到抗原刺激而形成
C.巨噬细胞可吞噬J但不能吞噬K
D.HIV病毒攻击细胞C,但个体仍可发生部分体液免疫作用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自身产生的B与肌细胞受体结合,使受体进入肌细胞并降解。当___ __(传入/传出/中间)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时,肌细胞的反应性降低。
图一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二是某两栖类蝌蚪尾部退化与某酶(X酶)的关系图,图三是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图。
(1)细胞各种内膜之间可通过出芽和融合的方式进行交流,图中参与交流的细胞器有(),这种结构交流是完成__________功能的基础。
(2)推测图二中所示的X酶是哪类酶并简要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为洋葱鳞叶外表皮细胞在30%蔗糖溶液中出现的现象,与出现该现象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请用图中的A、B值表述不同蔗糖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______________。
(4)如果用洋葱鳞叶内表皮(透明)实验,在蔗糖溶液中滴加2滴红墨水,引流后也如图三,则()呈红色。当图三细胞核染上红色后,质壁分离现象消失,请用实验方法验证此现象是自动复原还是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A、B分别为某假想动物S(2n)雌雄个体的部分基因分布图,C、D、E为异常个体的基因分布图。
假设雌雄个体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完全连锁;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但个体不致死,其他变异类型均不致死。有关染色体、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见下表。
2号染色体 |
X染色体 |
||||
M |
m |
N |
n |
L |
l |
体大 |
体小 |
奔跑快 |
奔跑慢 |
花斑 |
棕色 |
(1)具有A、B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花斑体色体大奔跑快的个体的概率为_______;得到花斑体色体大奔跑快且能稳定遗传的概率是______。
(2)C个体的变异发生在_________分裂;D个体的变异发生在___________分裂中,因为_________。
(3)E发生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E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
(4)若只研究常染色体遗传,且不考虑三条染色体移向同极的情况,C个体与正常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 __。
(5)B与D个体交配,子代表现型及其比例是()。
A.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小奔跑快:棕色体小奔跑慢=1:1:1:1
B.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3:3:1:1
C.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大奔跑快:棕色体大奔跑慢=1:1:1:1
D.花斑体大奔跑快:花斑体大奔跑慢:棕色体小奔跑快=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