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Ⅱ4为患者。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该病属于隐性遗传病,但致病基因不一定在常染色体上 |
B.若Ⅰ2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与Ⅰ2再生一患病男孩的概率为1/8 |
C.该病易受环境影响,Ⅱ3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
D.若Ⅰ2不携带致病基因,则Ⅰ1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中含2个致病基因 |
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沉淀物和上清液都有明显的放射性。则该实验最可能是
A.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
B.用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
C.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 |
D.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 |
以下有关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常规方法和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二倍体西瓜与四倍体西瓜的个体之间能进行杂交产生三倍体,说明它们之间无生殖隔离
②用秋水仙素对二倍体西瓜幼苗进行处理可得到四倍体植株
③由于三倍体不育,所以三倍体西瓜无子性状的变异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④在镜检某基因型为AaBb父本细胞时,发现其基因型变为AaB,此种变异为基因突变
⑤三倍体西瓜植株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增加体细胞数目的
A.一项 | B.二项 | C.三项 | D.四项 |
某研究机构对某区域的一种田鼠进行了调查,所调查样方的总面积为2 hm2。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以下是某同学对数据的分析结果,你认为正确的是
A.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约为3∶2 |
B.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的种群密度比实际低 |
C.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250只/hm2 |
D.此调查方法可以用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
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纯合的雄蚊(AABB)与野生型雌蚊(aabb)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以下推断不正确的是
A.F2群体中A基因频率是60%
B.从群体F1到F2是自然选择导致A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C.F2群体中基因型有5种
D.F2群体中纯合子是1/4
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A.aaBb×Ab | B.AaBb ×ab | C.Aabb× aB | D.AaBb×A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