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
国家 |
总人口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英国(1851年) |
约1800万人 |
48% |
52% |
法国(1851年) |
约3600万人 |
75% |
25% |
美国(1850年) |
约2300万人 |
87% |
13% |
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进程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④ |
右图漫画中题词“农友们!快快组织起来啊!”从中可得知当时( )
A.辛亥革命爆发 | B.国民革命运动开展 |
C.国民党围剿苏区红军 | D.解放战争爆发 |
辛亥革命10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
下列各项中,属于下图所示战争影响的是( )
A.福州成为通商口岸 |
B.中国司法主权开始遭到破坏 |
C.列强开始大规模在华输出资本 |
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的工具 |
“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坐上大船到武汉,武汉火线扯得宽。哪怕飞机丢炸弹,哪怕四处起狼烟……”(《川江号子•好男当兵上前线》)。“抗日队伍出四川”前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七七事变 | B.淞沪会战 |
C.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 | D.枣宜会战 |
浙江籍的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阿垅在其长篇小说中这样描写:“(1937年)十二月十三日。敌人入城……敌人在紫金山下含笑作‘斩杀千人竞赛’……”此描述的场景( )
①出现在淞沪会战期间
②延续六周,30万中国人被杀害
③是珍贵的史料,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
④在发生及以后的几年内,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工业得到发展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