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的《19世纪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表》说明了 ( )
| 国家 |
总人口 |
农村人口百分比 |
城市人口百分比 |
| 英国(1851年) |
约1800万人 |
48% |
52% |
| 法国(1851年) |
约3600万人 |
75% |
25% |
| 美国(1850年) |
约2300万人 |
87% |
13% |
①工业化程度越低的国家农村人口比例越大
②国际联合企业和跨国公司的出现推动了人口的流动
③工业革命促进人口向城市迁移
④除英国外其他国家还没有开始工业化的进程
| A.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③ | D.①②④ |
中国古代,皇帝诏书多以“奉天承运”为开头语,农民起义也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号。这种现象发始于()
| A.秦朝 | B.汉代 | C.宋代 | D.清朝 |
《论语·里仁》中提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关于这一思想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利于培养高尚的节操 | B.反映了儒家的道德观念 |
| C.符合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 D.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写到,研究世界历史“就如一位栖息在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整体的观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或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 斯塔夫里阿诺斯所强调的是,研究世界历史应
| A.突出对于各国历史的研究 | B.超越地区和民族的界限 |
| C.特别关注东方民族的历史 | D.侧重对大国历史的考察 |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
| A.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 |
| B.超国家的联合体已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 |
| C.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 |
| 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 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 | B.实施马歇尔计划 |
| C.建立北约组织 | D.实行军事援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