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2010年5月上旬某日我国江南地区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该日甲地出现了降水,其降水类型属于 ( )
| A.锋面雨 | B.地形雨 | C.台风雨 | D.对流雨 |
图中丁地可能出现的天气系统是 ( )
| A.反气旋 | B.冷锋 | C.暖锋 | D.准静止锋 |
从图中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
| A.甲地是下沉气流 | B.乙地是高气压中心 |
| C.丙地风力最大 | D.丁地降水在锋后 |
珠江三角洲地区人地矛盾加剧主要表现在()
A.土地
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农业用地急剧减少,人均耕地减少
B.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丧失大量良田
C.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均耕地占有量大大减少
D
.在
农业生产中,人们没有科学利用土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土地退化
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密切相关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历史基础好 |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 沿,是改革开放促进它的城市化 |
C.港、澳经济的辐射促进了该地区 城市化的进程 |
| D.城市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 |
有关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范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珠江三角洲包括广东省全部,临港、澳、台地区 |
| B.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 |
| C.土地面积4.16万平方米千米,占广东省总面积的23% |
| D.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 |
读东北地区土地利用状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 土地类型 |
水面 |
耕地 |
林地 |
草地 |
荒地 |
其他 |
| 所占比重 |
5% |
37% |
15% |
6% |
31% |
6% |
黑龙江省耕地、林地、草地面积比例约为
| A.5:3:1 | B.5:2:1 | C.6:2.5:1 | D.7:3:1 |
黑龙江省生产潜力较大的两种土壤是
| A.黑土黑钙土 | B.黑土水稻土 |
| C.黑土沼泽土 | D.沼泽土红壤 |
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 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最大优势在于
| A.土地资源丰富,人均耕地面积广 | B.雨热同期的气候 |
| C.地形平坦 | D.光热充足 |
关于东北区森林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树种丰富,主要林木有杉木、竹林、茶树 |
| B.是我国最重要的天然林区,集中分布在横断山、长江上游等地 |
| C.以寒温带针叶林和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为主 |
| D.森林采伐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四大林区 |
沼泽是多水条件下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三江平原是我国最大的沼泽区,经大面积开发,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出现诸如气候变干、旱灾增多等环境恶化现象,于是国家决定不再垦荒,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叙述属于沼泽的主要功能的是
①水源地、蓄水池 ②维持生物多样性③调节气候 ④保护农田,防风固沙
|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冲积形成三江平原的河流,包括黑龙江、乌苏里江和
| A.嫩江 | B.松花江 | C.鸭绿江 | D.图们江 |
有关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 | B.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
| C.纬度高,气温低,多为两年三熟 | D.尚未开发的沼泽性荒原适宜建立自然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