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结束以后,中国两次致函联合国,坚定地表示,中国高度评价和支持哥本哈根会议决议的立场,并且申明中国列入支持《哥本哈根协议》的名单国。中国政府的上述态度和做法,表明
| A.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
| B.中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 |
|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 D.世界多极化趋势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等多家单位联合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主流媒体十大流行语(综合类)”包括: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落实科学发展观、甲流、奥巴马、气候变化、全运会、G20峰会、灾后恢复重建、打黑、新医改方案。这些词语在2009年的流行表明
①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主观认识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
③价值观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④正确的社会意识能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借用别人的智慧来做事,因为你的智慧是有限的。”这句话所强调的是
①做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各种有利条件
②做事要考虑事物的联系,割断那些不利的联系
③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人不可能没有缺陷
④任何理性认识都是正确有用的,要借用别人的认识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分析和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核心的方法是
| A.矛盾分析的方法 | B.归纳的方法 |
| C.实事求是的方法 | D.一切从实际出发 |
《诗经·小雅·小宛》中有“螟蛉(mínglíng)有子,蜾蠃(guǒluǒ)负之”一句,古人认为蜾蠃不产子,喂养螟蛉为子。因此,人们以“螟蛉”比喻义子。后来人们发现:蜾蠃把螟蛉衔回窝中,用自己尾上的毒针把螟蛉刺个半死,然后在其身上产卵。原来螟
蛉并非义子,而是被用作蜾蠃后代的食物。材料表明
①要从现象入手去分析事物的本质
②人们的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③认识是不断深化和发展的
④感性认识不可靠,对事物的本质认识才是可靠的
|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金融危机从发生到蔓延,经济学家先后用英文字母V、U、L、W的形状来为世界经济走势画像。这传达出—个信息:金融危机现象复杂、形势严峻,即使是受过专门训练的经济学家也难以做到“一叶知秋”。这说明
A.金融危机复杂多变 ,具有不可预测性 |
| B.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
| C.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 D.正确认识需要在从实践到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