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类动物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3)试推测,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对该动物的生存更有好处,主要原因是    
(4)现有突变体X和Y,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黑色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由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三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G变为U,Y的第三个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黑毛动物相比,突变体      的毛色变化可能小些,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其原因: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位美国科学家由于在端粒和端粒酶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了200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由DNA重复序列(一TTAGGG一)和相关蛋白组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具有稳定染色体结构及完整性的功能。但随着染色体复制与细胞分裂的不断进行,端粒会逐渐缩短,待缩短至一定程度则细胞不能继续分裂而逐渐走向衰老和凋亡。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构成,能够利用自身RNA为模板使端粒末端的DNA重复序列得以延长,使端粒保持一定长度,为细胞的持续分裂提供必要的遗传基础。

(1)随着细胞中端粒长度的缩短,细胞的增殖能力将逐渐。研究发现,端粒酶在不分裂的体细胞中一般不表现出活性,据此推测,下列人体细胞中具有端粒酶活性的是,判断依据
①胚胎干细胞②心肌细胞③造血干细胞④成熟红细胞
(2)端粒酶催化的反应过程中,遗传信息的流向是。此过程中需要的原料为3种
(3)癌变的细胞中不仅具有较高活性的端粒酶,细胞膜表面也会出现一些同于正常细胞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会成为,引起机体的免疫应答。在应答中可直接与癌细胞密切接触并使之裂解的免疫细胞是。除常规的癌症治疗方法外,通过寻找能够癌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物质也使癌症的治疗成为一种可能。

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请据图回答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甲图中,可表示单子叶植物受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影响的是曲线,可选用图中点所对应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
(2)研究人员用一定浓度的CaCl2和赤霉素对某植物种子胚轴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乙图所示。由图可知,一定浓度的CaCl2对胚轴的生长具有作用。根据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推测,实验中加入赤霉素溶液的时间应在图中的点。
(3)将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为①②③三组,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实验结果如丙图所示。根据①③组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继而将②组结果与①③进行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4)科研人员利用某些植物,研究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体内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列举部分结果如下:

生长阶段
生长素
赤霉素
细胞分裂素
脱落酸
乙烯
种子发芽

+
+

+
花芽形成
+
+
+
+
+
果实生长
+
+
+

+
器官脱落



+
+
衰老



+
+

(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由表可以看出, 植物生长的不同阶段都是受。而从本质上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受程序性表达的调控。

紫杉醇是从红豆杉属植物中提取的最有效的抗癌制剂之。目前,生产紫杉醇的主要原料是天然生长的红豆杉树皮,而大量剥取树皮会造成树木的死亡和资源的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红豆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科研人员取生长状况相似的野生南方红豆杉和人上栽培的南方红豆杉,分别测量其不同部位完全烘干的样品中紫杉醇的含量(占干重的百分比),测定结果见表l。
表1南方红豆杉树木各部位紫杉醇含量(%,


树皮
树叶
枝条
种子
野生植株
0.01777
0.00946
0.01280
0.01406
人工栽培植株
0.01483
0.00102
0.00193
0.01256

从实验结果看,红豆杉中紫杉醇含量最高的部位是,不同部位紫杉醇含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为保护红豆杉资源,应以其为原料,提取、分离紫杉醇。
(2)科研人员为寻找更多紫杉醇来源,尝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从红豆杉的愈伤组织中提取紫杉醇。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不同外植体形成的愈伤组织中紫杉醇含量(%,

实验组别
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组合与水平
外植体
树皮
树叶
顶端分生组织
1
2mg/L 2, 4-D
0.000
0.000
0.001
2
2mg/L 2, 4-D+0.5mg/L NAA
0.000
0.002
0.002
3
2mg/L 2, 4-D+0.5mg/L KT
0.004
0.027
0.004
4
1.5mg/L 2, 4-D+0.5mg/L KT
0.000
0.012
0.009
5
0.5mg/L2, 4-D+1mg/L NAA+0.5mg/L KT
0.000
0.027
0.004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②上述实验结果说明最适合做外植体,经过过程形成愈伤组织。
(3)2,4-D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还可以应用在等方面(写出两点即可)。

体色是划分鲤鱼品种和检验其纯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鲤鱼品种的体色不同,是由于鱼体鳞片和皮肤含有不同的色素细胞及其数量分布差异所致。科研人员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皆表现为黑鲤,自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取样地点

取样总数
性状的分离情况
黑鲤
红鲤
黑鲤:红鲤
1号池
1699
1592
107
14.88:1
2号池
62
58
4
14.50:1


(1)鲤鱼体色中的是显性性状。
(2)分析实验结果推测:鲤鱼的体色是由对基因控制的,该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3)为验证上述推测是否正确,科研人员又做了如下实验:
① 选择纯合黑鲤和纯合红鲤做亲本杂交获得


预期结果
(4)如果相符,说明上述推测成立。

下图表示在无机环境和生物体内碳元素的转移途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发生的部位是,完成该过程需要
(2)完成②过程需要反应提供的
(3)植物体内通过③过程合成的有机物包括
(4)过程④、⑤共同的产物是
(5)若X是抗体,产生此物质的细胞是,该细胞中完成⑥过程的场所是

(6)土壤中能产生脲酶的微生物可以分解尿素。因此,可以利用的选择培养基培养分离出尿素分解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