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类动物中,毛色的黑色为显性(E)白色为隐性(e)。下图示两项交配,亲代动物A、B、P、Q均为纯合子,子代动物在不同环境下成长,其毛色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分析回答:
(1)动物C与动物D的表现型不同,说明表现型是 共同作用的结果。
(2)现将动物C与动物R交配:
①若子代在–15℃中成长,其表现型及比例最可能是 。
②若子代在30℃中成长,其表现型最可能是 。
(3)试推测,在寒冷的自然环境中,黑色皮毛对该动物的生存更有好处,主要原因是 。
(4)现有突变体X和Y,假设两种纯合突变体X和Y都是由控制黑色的E基因突变产生的。检测由突变基因转录的mRNA,发现X的第三个密码子中第二碱基由G变为U,Y的第三个密码子的第二碱基前多了一个U。与正常黑毛动物相比,突变体 的毛色变化可能小些,试从蛋白质水平解释其原因: 。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据图回答:
(1)当机体处于低血糖状态时,如果机体通过途径①→②→③使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其主要机理是分泌增多,促进了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水平升高。
(2)如果机体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细胞受损,导致体内分泌减少。
(3)胰腺中调控血糖水平的主要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多肽,它们的合成和加工过程需要、和等细胞器直接参与。激素合成时所需的能量,只要由细胞呼吸产生的直接提供。
克氏综合征是一种性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疾病。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克氏综合征并伴有色盲的男孩,该男孩的染色体组成为44+
。请回答:
(1)画出该家庭的系谱图并注明每个成员的基因型(色盲等位基因以
和
表示)。
(2)导致上述男孩患克氏综合征的原因是:他的(填 "父亲"或"母亲")的生殖细胞在进行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染色体不分离。
(3)假设上述夫妇的染色体不分离只是发生在体细胞中,①他们的孩子中是否会出现克氏综合征患者?②他们的孩子患色盲的可能性是多大?
(4)基因组信息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有重要意义。人类基因组计划至少应测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
苏云金芽孢杆菌产生的毒蛋白能使螟虫死亡。研究人员将表达这种毒蛋白的抗螟虫基因转入非糯性抗稻瘟病水稻的核基因组中,培育出一批转基因抗螟水稻。请回答:
(1)染色体主要由组成,若要确定抗螟基因是否已整合到水稻的某一染色体上,方法之一是测定该染色体的。
(2)选用上述抗螟非糯性水稻与不抗螟糯性水稻杂交得到
,从
中选取一株进行自交得到
,
的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
抗螟非糯性 |
抗螟糯性 |
不抗螟非糯性 |
不抗螟糯性 |
个体数 |
142 |
48 |
50 |
16 |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控制这两对性状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所选
植株的表现型为。亲本中抗螟非糯性水稻可能的基因型最多有种。
(3)现欲试种这种抗螟水稻,需检验其是否为纯合子,请用遗传图解表示检验过程(显、隐性基因分别用
表示),并作简要说明。
(4)上表中的抗螟水稻均能抗稻瘟病(抗稻瘟病为显性性状),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
①。
②。
为研究兔红细胞在不同浓度
溶液中的形态变化,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写出实验思路,设计记录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的表格,并填入相应内容。
材料与用具:兔红细胞稀释液、质量分数为1.5%的
溶液、蒸馏水、试管、显微镜等。
(要求:答题时对NaCl溶液的具体配制、待观察装片的具体制作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
(2)设计一张表格,并将预期实验结果及原因分析填入该表中。
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
(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
2浓度下进行的。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和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基条件下测得的24
内
浓度变化曲线。图中
段
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
段
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若
点时打开培养瓶,试管苗的光合速率。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和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