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籍曾记载“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记载中的“黑气”指
A.耀斑 | B.X射线 | C.紫外线 | D.黑子 |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该地区最可能是()
A.云贵高原 | B.松嫩平原 |
C.长江中下游平原 | D.黄淮海平原 |
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
A.受准静止锋控制 |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
C.受气旋控制 | 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 |
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
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 |
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 |
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 |
下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
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 |
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 |
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 |
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 |
a、c两地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a地水患不断,c地雾霾频袭 |
B.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 |
C.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 |
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多发 |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图甲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图乙中的()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图乙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
B.水源充足,有利于人类居住 |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
刚果河以图中M、N两地为界,分为上、中、下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刚果河干流各段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源头河段有冰期 |
B.上游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
C.中游水流平稳 |
D.下游水位季节变化大 |
下列时段中,①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的是()
A.3月21日至6月22日 |
B.3月21日至9月23日 |
C.6月22日至9月23日 |
D.6月22日至12月22日 |
某日,图中①地的夜长为11小时40分,则该日②地()
A.日出和日落时间均晚于①地1小时10分 |
B.日出和日落时间均晚于①地1 小时30分 |
C.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30分和1小时10分 |
D.日出、日落时间分别晚于①地1小时10分和1小时30分 |
下表AB两地终年盛行西风且纬度相当,分析两地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各题。根据表中资料推断A地的典型植被类型是()
A.温带荒漠 | B.亚寒带针叶林 |
C.温带落叶阔叶林 | D.温带草原 |
下列有关A与B地气候特点的比较,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A地小于B地 |
B.两地年降水量夏季最大 |
C.年平均气温:A地小于B地 |
D.气温年较差:A地大于B地 |
在A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旱作农业 | B.灌溉农业 |
C.季风水田农业 | D.乳畜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