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在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则甲病的遗传特点及S同时患两种疾病的概率是(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5%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25%
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0.625%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5%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可以调节温度的温室里栽培番茄,以研究昼夜温差对番茄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曲线A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日温为26℃,夜温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曲线B是根据番茄植株在昼夜恒温的情况下,如横坐标所示的温度范围内测定的数据绘制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恒温要比保持昼夜温差有利于番茄生长
B.曲线A中,茎在夜间温度为20℃时的生长速度比在10℃时要快,可以说明呼吸作用对植物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C.从图中可以看到,昼夜温差越大,对番茄的生长就越有利
D.若此温室为红色罩膜的大棚,则番茄的光合作用会增强

右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群可能为竞争关系,甲的竞争力小于乙,竞争强度弱→强→弱
B.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乙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t1~t2时间内甲乙种群都呈“J”增长
D.t4时间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乙的种群密度最大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遗传性状,以达到人们所期望的目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技术造成的变异,实质上相当于人为基因重组,但却导致了自然界没有的定向变异的产生
B.体细胞杂交技术是人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方法,它打破了自然界生殖隔离的限制
C.人工诱变没有改变突变的本质,但却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D.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改造和人工选择的作用,许多生物变得更适合人的需要

两豌豆亲本杂交,按每对相对性状遗传,对其子代的表现型进行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杂交后代中,新出现的类型占的比例为

A.1/16 B.1/9 C.1/4 D.1/3

以下有关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说法中有几项是错误的?
①我国东海曾多次发生赤潮,给海水养殖业带来重大损失,产生赤潮的原因主要是工业和生活废水大量排入海洋
②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中可能没有叶绿体,但一定有线粒体
③跳水运动员在很短时间内要完成复杂的动作,仅仅是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来完成
④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就已经完成
⑤发生“生物入侵”时,外来种的种群在初期可能呈“J”形增长
⑥使用某种农药来防治某种害虫,开始效果很显著,但长期使用以后,效果就越来越差。原因是农药诱发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