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一家国有企业改革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原来的国有资本1亿元全部入股,又吸引社会公众、集体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的股资1亿元。在增资的基础上,对原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从而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改革改组后的企业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属于
A.公有制经济 | B.国有经济 | C.混合所有制经济 | D.私有制经济 |
上述国有企业改革,其做法将会
A.使非公有制度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
B.使国有资产部分私有化 |
C.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
D.扩大公有资产的支配范围 |
江苏省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在全国率先建立城乡低保标准增长机制,率先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的目标,率先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从经济生活角度看,这说明
A.财政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
B.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现的物质保障 |
C.实现社会公平要把社会保障支出放在财政支出的首位 |
D.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切实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
2010年春运期间,为了打击“黄牛”倒卖火车票,广州、武汉等地火车票实行实名制,这样做的经济依据
A.政府具有市场监管的职能 | B.体现了社![]() |
C.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 | D.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 |
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9月4日在合肥揭晓。中国企业500强,前36位都是大型国有企业。总体来看,中国民营企业在500强中所占比例仅仅在三分之一左右。但如果看效益,民营企业无论在利润率,还是人均利润水平方面,都高于国企。这一现象说明了
A.公有制主体地位逐渐削弱 | B.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 |
C.民营经济实力超越国有企业 | D.必须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
清代诗人张璨,中年家道中落,写有一首《无题》:“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变更,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体现的经济生活的道理是
A.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 B.供求关系的变化影响商品的价格 |
C.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 D.享受资料消费是最基本的消费 |
中央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是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等)、不动产(如房屋、车辆、土地、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除实业投资外,还包括金融产品,涵盖了储蓄存款、债券、保险、股票等。对这几种投资方式的理解错误的是
A.存款储蓄也存在贬值等风险 | B.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 |
C.保险的基本功能是消除风险和分摊损失 | D.债券是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