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使命之一。
材料一 近代美国和我国的东北部均形成了传统的工业地域。读美国东半部工业分布图和我国东北地区工业分布图,回答(1)~(2)题。
(1)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和我国东北工业区,简述两大工业区共同的区位优势,并指出主导区位因素。
(2)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同,我国东北工业区也面临传统工业衰落的问题。试分析两工业区传统工业衰落的共同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问题
材料一:该图是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及某地局部放大后等高线图。图中A、B、C、D为该地拟建窑洞处。
材料二:为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位水土保持学家在某山坡地设立六个位置相邻的小试验场,以模拟降水的方式,观测土壤流失量与地表覆盖状况的关联性。此六个试验场的坡度、坡长相近,底岩均为透水性甚差的岩层。下表是这六个试验场的土壤质地与某次降水后土壤流失量的资料。
试验场 项目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土壤质地(%) |
砂粒(40)、粉粒(25)、黏粒(35) |
砂粒(45)、粉粒(20)、黏粒(35) |
砂粒(61)、粉粒(21)、黏粒(18) |
砂粒(78)、粉粒(14)、黏粒(8) |
砂粒(14)、粉粒(19)、黏粒(67) |
砂粒(28)、粉粒(22)、黏粒(50) |
特定降水期间的总土壤流失量(g/m2) |
45.3 |
201.2 |
38.1 |
45.7 |
26.9 |
84.6 |
(1)在A、B、C、D四处中最适合建窑洞的是_______。试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三判断六个试验场中植被覆盖率最好的是哪个?说明判断理由。
阅读该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P点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则P点的正确位置是( )
A.欧洲西部 |
B.美国西部沿海 |
C.非洲西南沿海 |
D.南美洲西南沿海 |
(2)若P地受西风季节性影响,则P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说明该气候类型特点及其原因。
(3)若P点位于美国,试归纳P处旗杆从国际儿童节至我国教师节期间正午影长的变化规律。
读图回答问题。
(1)代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变化的曲线:A,B。(填 “纵波”“横波”)。
(2)地壳的上层F是层,下层G是层,F层与G层密度的比较是FG(填“>”、“<”或“=”)。
(3)D、E是地球内部分层的界面,D是面,E是面。在D界面随深度增大,横波发生的变化是,纵波发生的变化是。
(4)一般认为I层的物质组成是的硅酸盐类矿物。
该图中A、B、C、D为地球公转轨道的两分两至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2、3、4四点中,地球处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的是,地球经过该点时大致是每年的月初。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3)椭圆轨迹M叫,其所在的平面叫面。
(4)C点叫(填两分两至点),地球经过该点时,大致是每年的月
日前后,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填“快”或“慢”)。
读该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所示的节气是,日期约为。
(2)弧PDQ是(填“晨”或“昏”)线。此刻,下列各地的地方时分别是:
Q,B,C,P。
(3)此时D地的太阳高度是,A地此刻的太阳高度又称为,此日E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4)字母所示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是。
(5)此时,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
(6)此时,出现极昼现象的区域是,出现极夜现象的区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