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
2C(g)+D(g);△H<0。现将1mol A和2molB加入甲容器中,将4 molC和2 mol D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所示,隔板K不能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molA和2mol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的浓度与乙中C的浓度相等 |
| B.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的体积分数与甲中C的体积分数相等 |
| C.保持温度不变,向甲中加入氦气后,甲中各物质的浓度改变 |
| D.保持温度和乙中压强不变,向乙中加入氦气后,乙中平衡正向移动 |
由单质镁制硝酸镁的下列4个方案中,你认为可行而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方案是
A.![]() |
B.![]() |
C.![]() |
D.![]() |
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铜与浓硫酸反应后所得的白色固体是CuSO4 |
| B.加BaCl2溶液后生成的白色沉淀是BaSO3 |
| 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 |
| 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一定是CuS |
设计下列实验方案鉴别Na2CO3和NaHCO3两种白色粉末,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盐酸,比较生成气体的快慢 |
| B.分别向等量的白色粉末中加等体积适量的水,比较固体溶解量的多少 |
| C.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配成溶液,然后加入澄清石灰水,比较是否有沉淀生成 |
| D.分别将等量的白色粉末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比较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 |
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物质 |
试剂 |
分离方法 |
|
| ① |
硝酸钾(氯化钠) |
蒸馏水 |
降温结晶 |
| ② |
二氧化碳(氯化氢) |
饱和碳酸钠溶液 |
洗气 |
| ③ |
乙醇(水) |
生石灰 |
蒸馏 |
| ④ |
苯(苯酚) |
浓溴水 |
分液 |
| A.①② |
| B.①③ |
| C.只有③ |
| D.③④ |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召开,为确保安全,火车站及航空公司均要求乘客将液体物品拿在手上通过安检。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不得随便乱贴,所贴之物禁止通行,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