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有关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11万人,初次就业415万,年内有196万人无法实现当期就业。2010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30万人,加上2009年近200万未就业大军,就业形势“相当严峻”
材料二:据调查,大学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前三项是上海(79%)、经济发达地区(52%)、深圳(49%)。选择到西部地区的毕业生,首选项不到3%,就业后一两年内吃不了苦而被淘汰的大学生高达50%。月薪1000元成为毕业生的求职底线,46%的应届毕业生表示低于这一收入宁愿待在家里。同时,七成以上企业则认为2008年的毕业生在工作中表现平平,30%的企业表示如果招聘不到理想的毕业生宁可职位空着。
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的当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什么?
(2)作为大学生应怎样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运用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党对待马思克主义态度的正确性。
材料一:随着地球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全球气候变暖、飓风频频登陆、非洲洪水泛滥、美国南方龙卷风肆虐……。人类既是受害者,又是肇事者。
材料二: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交通中断,部分地区断水断电,严重影响国计民生。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救灾第一线,制定周密的计划;全国军民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生产自救,重建家园,万众一心,取得抗灾救灾重大胜利。
结合材料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怎样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
哲学家周国平先生说:“好奇心是人的理性的开端,人人都有好奇心,人人都可能是哲学家。而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又说:“每个人都可以大谈哲学,但并非每个人都是哲学家。”
结合所学哲学知识,谈谈该如何理解这两句话。
辨析:追求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文明就是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