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我校物理课题研究小组在进行《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课题研究时,同学们提出 “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间的压力有关”.
(1)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                  环节;
(2)他们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的关系,已测得木块1的质量为100g,测定木板2在拉力作用下发生相对于木块1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得到一组F与相应的砝码重力G的数据(如下表),在表格中的空格内填上合理的数据,并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所示的方格坐标纸中作出滑动摩擦力Ff与正压力FN的关系图线.

(3)由作出的图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用文字表述)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时
(1)摆球应采用直径较小,密度尽可能_____的球,摆线长度要在1米以上,用细而不易______的尼龙线;
(2)摆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θ应_______;
(3)要在摆球通过________位置时开始计时,摆线每经过此位置______次才完成一次全振动;
(4)摆球应在________面内摆动,每次计时时间内,摆球完成全振动次数一般选为_______次。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摆长的测量应在摆球自然下垂的状况下从悬点量至。某同学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单摆,并用图示的L作为摆长,这样测得的g值将偏。(填“大”或“小”)

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按实验要求,步骤得到五组实验数据如下:

摆长L(m)
0.60
0.70
0.80
0.90
1.00
周期平方T2(S2
2.41
2.82
3.22
3.62
4.02

(1)根据上述数据,在L、T2的坐标图上画出T2与L的关系图线;

(2)利用T2与L的关系图线,计算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是:g=
(3)测得的g值是:。(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用游标为10分度的卡尺测定某小球的直径时,卡尺上的示数如图,可读出小球的直径为:mm。

实验小组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时,测得的g数值比当地的数值偏小,产生这个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用线的长加上小球直径作为摆长
B.只测量了线长的长度,漏测了小球的半径
C.摆球全振动的次数少数了一次
D.摆球的质量取得大了些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面依次逐个挂下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0.1kg,取g=10m/s2),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X,绳下端面坐标的值Xi=(X+X)/2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mm)


1
216.5
216.5
2
246.7
232.0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绳的XX(大于或小于);
(2)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N/m);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