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中,在对汉阳铁厂进行选址时,清政府所请的西方技师提出要考虑的因素是地势、运输、矿石、煤、水等。而张之洞坚持汉阳铁厂要建在“能看见烟囱,便于上级检查和领导观光的地方。最终,汉阳铁厂建在远离铁矿、煤矿的汉山脚下的稻田里。对该事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 A.西方技师的选址标准表明西方人看待事物科学而理性 |
| B.张之洞坚持自己的观点,使汉阳铁厂顺利建成,并得到很好的发展 |
| C.清政府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交流与沟通,铁厂办垮在情理之中 |
| D.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别人长处要有谦虚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
1924年,孙中山在演讲中说:“我们的民生主义,目的就是要把社会上的财源弄到平均。所以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也就是共产主义,不过办法各有不同。”他认为民生主义
| A.与中共的最高纲领一致 | B.与中共的目标求同存异 |
| C.与中共的目标完全不同 | D.与农民的平均思想一致 |
20世纪20年代有历史教科书在介绍儒家思想时写道:“其宗主为孔丘”,不仅直呼孔子为孔丘,而且对孔子整理典籍的说法也表示了很大怀疑。这种暗含批评孔子之意的做法受到了
| A.洋务运动的影响 | B.维新运动的影响 |
| C.抗日战争的影响 | D.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
“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
| 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 | B.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 |
|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
19世纪前期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他所强调的是《诗经》具有
|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
| C.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 D.鲜明的浪漫主义传统 |
中国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 A.主张绘画要进行必要的内心修行 |
| B.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
| C.绘画要建立在对大自然细心观察的基础之上 |
| D.追求用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