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问题探究:东亚季风的形成。
有些同学对于东亚季风环流的理解感到比较困难。实际上,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如果与前边的知识联系起来,你将会很轻松的掌握。下面我们通过下列现象探究东亚季风形成过程。
第一步:三圈环流和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假设地表是均匀的,且地球不自转,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这样在北半球会形成一个大气环流圈。
(2)若只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引起大气运动的主要因素还包括______________。在两因素的作用下,全球就形成了带状分布的气压带和风带,下图是北半球大气环流的情况,填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称。

A_________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_________带
E___________________带   G___________________带。
(3)确定气压带的分布之后,我们可以根据近地面风的形成特点,确定风带。请在图中的B、D处画出风向。
第二步:海陆分布的影响
(4)海洋和陆地的分布以及陆地上不同的地貌使得地表不均匀。陆地和海洋之间存在的比热差异,在地理上叫做_______________的差异,在这种差异的影响下,陆地面积更大的北半球气压带被陆地气压中心切断成______________状分布,从而形成一个个气压中心。
第三步:东亚季风的形成
不同季节气压中心的变化,形成了冬夏风向相反的风,这种变化在东亚地区特别明显。读东亚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气压单位:百帕),回答下列问题。

(5)图中所示为_______________ (1月、7月),_______________带被陆地上的气压中心切断,只保留在海洋上。
(6)根据气压分布情况,在甲处标出风向。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乡村集市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青藏高原地区号称“世界屋脊”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特征,读图回答问题。

简单概括青藏高原地区的气候特征及成因。并综合分析该气候特征对当地农业分布及典型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影响。

对比埃及与德国地理简图后,回答问题。

(1)图中字母A、C分别是两国著名的运河,试分别描述这两条运河的地理意义。
(2)图中B河流域历史文化悠久,其所属文化圈及典型文化景观分别是?试分析该河下
游谷地和三角洲地区成为文化源地的自然原因。
(3)简述图中D区域成为德国最重要工业区的区位条件。
(4)比较图中两国城市分布的异同点及原因。
(5)图中a、b、c、d四海域的海水盐度的高低排序是?简述盐度最高海域盐度高的主要成
因。

阅读下图及相关文字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今年以来《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具体一点就提出了要充分发挥保定和廊坊首都功能疏解及首都核心区生态建设的服务作用。保定今后要要承接首都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医疗养老等功能。右图为京津冀城市群分布图。

资料二:保定市区与北京、天津相距均为140公里左右。该市通过京广高铁和保津城际铁路使保定通达京津仅需半小时左右。保定西倚太行山,东有白洋淀,集山区、平原、湿地等多种地理地貌于一身,水、土地等资源条件较为充足。此外保定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具有较强的人才支撑能力。保定市产业发展基础较好,该市原有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形成了以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装备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其他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也发展迅速,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现代产业体系。
(1)分析北京进行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原因及由此带来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简述保定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并分析本次承接过程中对保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影响。
(3)据图说出京津冀地区特大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并简述该区域城市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4)当前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是?针对这一问题有何应对措施。

读下图,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回答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此时的日期临近二分二至的________,而此时的北京时间是________,图中Q点地方时为________。
(2)此时上海昼夜长短及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球此时极昼的分布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M点为晨线与昏线的交点,此后至春分阶段,该交点移动的纬度范围是________。
(4)此时,全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以下图文资料后,回答问题。
资料一: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干燥度分布示意图(干燥度是某地一定时段内可能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通常以字母K来表示)。在我国 k<1的地区表示降水量大于可能蒸发量,这类地区被称为湿润地区;k=1-1.25为半湿润区,K>1.25-4为半干旱地区,K>4为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需进行灌溉)
资料二:图中所示区域中部地区主要为甘肃省的省域,该省地理位置独特。

(1)根据图文资料描述图示地区干燥度分布规律,并简析其成因。
(2)概述甘肃省的地理位置特征
(3)图中A区域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域,说出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并指出该区域
发展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主要限制性自然因素。
(4)曾有学者评价甘肃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很强的过渡性,试从地形、气候等要素分析该评价是否正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