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C.“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D.“制天命而用之” |
华盛顿会议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
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
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
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
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凡尔赛和约》的内容最能体现巴黎和会的性质的是
①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②德国承认波兰独立
③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④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巴黎和会上,日本代表对欧洲事务很少开口,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日本沉默的主要原因是
A.认为没有资格介入欧洲事务 | B.无力与欧美列强争夺欧洲霸权 |
C.日本代表不擅长外交 | D.专注亚洲事务及其权力 |
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 B.①③ | C.①② | D.③④ |
下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
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 |
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 |
C.一战后英国工业生产超过了德国 |
D.一战对德国打击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