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地壳是自然地理环境中众多要素的基本载体。了解地壳的物质组成、物质循环和地表形态,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请完成下列各题。
地壳中化学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氧 B.硅 C.铝 D.铁

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正确叙述有(   )

A.大陆地壳厚度大于大洋地壳厚度 B.地壳下层为硅铝层,上层为硅镁层
C.硅铝层在大陆、大洋地壳中普遍存在 D.硅镁层仅在大陆地壳中存在

某一岩层是由粘土、淤泥等组成的泥质页岩,并含有莲的化石,说明当时的沉积环境是

A.湖泊和沼泽 B.热带浅海环境
C.炎热干旱环境 D.温湿茂密的森林

下图是“三大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   )

A.①喷出岩 ②岩浆 ③侵入岩  ④变质岩  ⑤岩浆岩 ⑥沉积岩
B.①岩浆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沉积物 ⑥喷出岩
C.①喷出岩 ②沉积物 ③变质岩  ④沉积岩  ⑤岩浆岩 ⑥侵入岩
D.①喷出岩 ②侵入岩 ③变质岩  ④岩浆 ⑤沉积岩 ⑥岩浆

喜马拉雅山是属于哪两大板块碰撞产生的 (     )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 D.非洲板块——亚欧板块

下列地形与其成因搭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峡——地壳上升流水下切 B.黄土高原——流水堆积
C.日本海沟——板块张裂 D.黄河三角洲——海浪冲积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民网2009年2月12日电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3.9°N,126.6°E)附近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震中100千米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
下列关于该地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亚欧板块 B.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D.地壳的厚度约为33千米

人民网2009年2月12日电据国家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9年2月12日1时34分,在印度尼西亚塔劳群岛(3.9°N,126.6°E)附近发生7.2级地震,震源深度约35千米,震中100千米内无较大城市。据此回答15~16题。
地震波横波(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界面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

A.S波、P波速度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C.S波、P波的速度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的速度突然下降

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A.地核 B.上地幔 C.下地幔 D.地壳

读地球自转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13~14题。

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A.30°、1月份 B.60°、1月份
C.60°、7月份 D.30°、7月份

当地球公转速度为N时()

A.漠河市民迎来极昼 B.非洲大草原一片葱绿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D.珀斯处于雨季

下图为“同一日期甲、乙、丙、丁四地的昼长状况图”,据此完成11~12题。

四地中,纬度数值相同的地点是()

A.甲、丁 B.甲、乙
C.丙、丁 D.乙、丙

图中丁地的日落时刻是()

A.6时 B.15时
C.18时 D.21时

读我国部分山地垂直带谱,完成9~10题。

按由高纬到低纬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甲—丙—乙

丙图中苔原缺失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低 B.海拔高度低
C.处于阴坡 D.处于背风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