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
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
明代冯梦龙有诗感叹说“春秋篡弑叹纷然,宋鲁杀君只隔年。列国若能辞贿赂,乱臣贼子岂安眠!”材料反映的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赫赫宗周,褒姒灭之” |
B.“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C.“王室衰微,群雄逐鹿” |
D.“公田不治”,“私田”发展 |
清朝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一政策不仅阻碍了中国海外市场的开拓,也使中国进一步失去了走向工业文明的契机。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准确理解是( )。
A.禁绝一切海外贸易 | B.严格限制海外贸易 |
C.禁绝一切对外交往 | D.严格限制与英国交往 |
下列不属于清王朝实行抑商与海禁政策理由的是 ( )。
A.“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开矿必当聚众,聚众必当妨乱” |
C.“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 |
D.防范外夷侵犯和沿海人民反抗斗争 |
宋人陈亮说:“古者官民一家也,农商一事也……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求以相辅,而非求以相病,则良法美意,何尝一日不行于天下哉?”这种言论表明( )。
A.商业与民生的关系密切 |
B.商人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
C.重农抑商政策有所调整 |
D.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
下列言论中,最符合中国古代明清时期国家基本经济政策的是 ( )。
A.“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
B.“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
C.“待农而食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
D.“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