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某华人科学家和他的团队研发出“纸电池”。纸电池使用印刷与压层技术进行生产,厚度仅0.5毫米,可以任意弯曲和裁剪。纸电池作为音乐贺卡、智能卡、电子标签等低功率消耗电子产品的工作电源,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材料二:A4纸大的纸电池的成本价为1元人民币,小的只有几毛钱甚至几分钱。纸电池的使用寿命达两三年。纸电池环保的材质避免了传统电池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可作为一般废物加以处理。
材料三:该华人科学家携“纸电池”研发成果回国,在政府部门等主办的2009中国科技创业计划大赛中,获得了百万元的创业基金(来自社会投资)。对他而言,成立新公司只是一个起点,在中国创建世界上最大的可印刷电子工业基地才是真正目标。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上述“纸电池”新公司创业的有利条件。
(2)根据价值规律理论,分析该“纸电池”新公司应怎样继续吸引投资。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贷款买房的人越来越多;同时,一部分人还贷压力增大,都市出现“房奴” 一族。据调查,我国31.8%的房贷一族,每月还贷款占月收入的5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房奴”。他们不敢娱乐、旅游,害怕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没有时间享受生活。按国际通行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越过此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目前,在高价房的重压下,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近20%被用于购房。同时,中低收入家庭一味追求住房的高档次也是“房奴”出现的重要原因。
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都市“房奴”现象产生的原因。(12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有一部分中学生“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消费心理?并请你对此进行简要评价?
(2)青少年应怎样做一名理性的消费者?
曾几何时,手机还是时尚的一种象征。今天,它已经成为甚至中小学生都拥有的普遍的通讯工具。1990年,中国手机用户仅有18万户,截至2008年12月,中国手机用户已达6.41亿户。面对这一巨大市场,投资商、制造商、销售商也蜂拥而上,我国出现了巨大的手机供应市场。手机经销商为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使手机售价大幅下滑,我们熟悉的同种品牌的手机从几千元的价格降到7几百元。
(1)手机价格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2)手机生产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5.12四川大地震之后,全国各族人民纷纷捐款,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1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各界捐赠款物455.78亿元,实际到账437.96亿元,为灾区群众生活安置和重建发挥了重要作用。围绕这个话题,某班开展了小组讨论,甲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乙认为:“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是万万不能的”。
(1)、假如你是该班同学,你赞成哪种观点?为什么?
(2)、在金钱问题上,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金钱观?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表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5年与2009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情况
年份 |
城镇 |
农村 |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实际增长 |
人均可支配收入 |
实际增长 |
|
2005年 |
10493元 |
9.6% |
3255元 |
6.2% |
2009年 |
17175元 |
9.8% |
5153元 |
8.5% |
材料二 从不同行业来看,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各行业间收入水平最高是最低的1.8倍,目前,电力、石油等垄断企业职工平均收入是全国平均工资水平的5—10倍;从不同群体来看,收入最高10%群体和收入最低10%群体的收入差距,从1988年的7.3倍上升到23倍;从不同地区来看, 2009年人均收入最高的上海市与最低的贵州省相差8倍以上,全国4007万贫困人口中,中西部地区所占比重高达94.1%。
⑴简要概括上述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
⑵请从财政、税收角度,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