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
A.待测的干电池(电动势约为1. 5 V,内电阻小于1. 0Ω)
B.电流表A1(0~3 mA,内阻Rg1=10Ω)
C.电流表A2(0~0. 6 A,内阻Rg2=0.1Ω)
D.滑动变阻器R1(0~20Ω,10 A)
E.滑动变阻器R2(0~2000Ω,l A)
F.定值电阻R0(990Ω)
G.开关和导线若干
①某同学发现上述器材中虽然没有电压表,但给出了两个电流表,于是他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电路,在该电路中,为了操作方便且能准确地进行测量,滑动变阻器应选 (填写器材前的字母代号)。
②根据下图所示的电路图,在下图所示的实物图上连线。
③该同学根据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A1的示数,I2为电流表A2的示数,且I2数值远大于I1的数值),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 E = V,内阻r= Ω。(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在“研究弹簧的形变与外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将弹簧水平放置,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竖直悬挂让其自然下垂,在其下端竖直向下施加外力F。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用记录的外力F与弹簧的形变量x作出的F--x图线如图所示。
(1)由图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即k=_________
(2)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1)已知打点计时器电频率为50 Hz,则纸带上打相邻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2)A、B、C、D是纸带上四个计数点,每两个相邻计数点间有四个点没有画出,从图中读出A、B两点间距x=cm;C点对应的速度是m/s。加速度是m/s2(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每隔时间T打点计时器打下一点。某同学在实验中打下图示的一条纸带,不小心把中间一部分污损了,但能确定污损部分有两个记录点。现测得AB=s,BE=L,利用该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打B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B=。
在用打点计时器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下列说法中对于减小误差来说有益的是:。
A.选取计数点时,常使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记录点为好 |
B.先释放纸带,再接通电源 |
C.选计数点时,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只利用点迹清晰、点迹间距适当的一部分进行测量和计算 |
D.最好用v-t图像来求加速度 |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其中错误或不全的步骤是________.
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 |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
E.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若有遗漏步骤,将遗漏步骤写在下面的横线上(遗漏可编上序号F、G…)._____________
并把合理顺序的序号填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