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磷酸钠(Na5P3O10)过去常用作洗衣粉的辅助剂,我国部分省市为防止水体富营养化已禁止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在Na5P3O10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
A.+3 | B.+4 | C.+5 | D.+6 |
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NO3-、Na+、OH- | B.CO32-、K+、Cl-、Ca2+ |
C.H+、Ba2+、Cl-、SO42- | D.K+、OH-、SO42-、Cu2+ |
下列图像与对应选项关系合理的是
A.在某温度下,向一定量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不断加入硝酸钾晶体 |
B.向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 |
C.用相等质量的双氧水来制取氧气 |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
下列除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方法 |
A |
NaCl(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B |
KCl(MnO2) |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CO2(CO) |
在空气中点燃 |
D |
Cu (Fe)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 |
B.t2 ℃时,将30 g甲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的质量是80g |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