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遗传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相关遗传学研究备受关注。某校高一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本校全体高中学生进行人类某些遗传病的调查。请回答相关问题:
(1)调查最好选择 (单基因遗传病或多基因遗传病)。
(2)如果要做遗传方式的调查,应该怎样选择调查对象 。如果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又该如何选择? 。
(3)请你为调查红绿色盲发病率小组的同学设计一个表格,记录调查结果。
(4)假如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人数共:3500人,其中男生1900人,女生1600人,男生红绿色盲60人,女生10人,该校高中学生红绿色盲的基因频率约为1.57%。请你对此结果进行评价 。
(5)调查中发现一男生(9号)患红绿色盲(基因用B、b表示),咨询中知道其同胞姐姐(10号)患有白化病(基因用A、a表示)。接着他们对该家族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查,其家族的系谱图如下,据图回答问题。
①8号的基因型为 ,5号为纯合子的概率是 。
②若12号与9号结婚,属于近亲婚配,此行为违反婚姻法,请预测生一个同时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如果不考虑白化病,他们能否生出患红绿色盲的女孩,请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表现型不作要求):
右图为某生物的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该细胞为_________生物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2)该细胞与植物叶肉细胞相比,所共有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 ]
[ ][ ]。
(3)该生物绝大多数种类是(自养/异养)生物
(4)该生物的遗传物质存在于[ ]_____________中。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又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据图回答:
(1)动.植物细胞的最主要区别是看其有无。以上4个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蓝藻是(填字母 )其能进行光合作用原因是其具有、
(2)B细胞与D细胞结构中无明显差异的结构是、
(3)C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A细胞的DNA主要存在于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中 A 表示 __________ , D 表示 _________ .
( 2 ) 该化合物是由 _____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 ________ 个分子的水而形成的,这种反应叫做 _____________ 。在这个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 _________ 。该化合物称为 _____ 。
( 3 )图中表示 R 基团的字母是 ______ ,表示肽键的字母是 _______ 。
( 4 )图中有 ______ 个肽键,有 _______ 个氨基和 ______ 个羧基,肽键可表示为。
( 5 )该化合物水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需要 _________ 分子的水。
为探究高温对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与结果:
①取两个洁净试管编号1和2;
②在1号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2号管中加入1 mL 20%新鲜肝脏研磨液。分别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
③将2号试管中的肝脏研磨液加入1号试管,振荡摇匀,再置于100℃恒温水浴5 min,结果未观察到气泡产生。
(2)结果分析:推断观察不到气泡产生的可能原因。
。
(3)有人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实验验证上边的推断:
①: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2 mL 3%新鲜过氧化氢溶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②:将试管温度慢慢降至37℃,无气泡产生。继续向试管中加入1 mL新鲜的20%新鲜肝脏研磨液,观察,若无气泡产生说明。
③:如果① 和② 同时成立,则证明原因是。
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两套渗透装置来探究关于渗透作用的问题。
(1)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
装置编号 |
甲 |
乙 |
丙 |
半透膜![]() |
S |
S/2 |
S |
蔗糖溶液体积 |
T |
T |
2T |
①出该实验的研究课题:。
②如果最终结果如图2所示,写出该实验相应的结论
。
(2)另一装置如右上图3,A代表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开始时B溶液浓度大于C溶液,且两个漏斗的体积、半透膜面积及漏斗管内径均相等,过一段时间后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分别用H1、H2表示B、C漏斗管内液面与清水的高度差。
①试在图3中画出H1、H2 的高度(在答题纸上作答);
②当液面不再上升时两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为(B﹥C;B﹦C;B﹤C)
③在此过程中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大于;等于;小于)A中水分子扩散到C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