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者写道:“(经济全球化时代)富国尽管受到新的竞争的巨大压力,毕竟日子好过得多,……穷国自己又怎样呢?……我们必须养成一种持怀疑态度的信仰,避免教条,善于听和善于观察,努力明确目的并使之逐渐完善,选择更好的手段以促其实现。”该学者认为“穷国”面对全球化应该持有的态度是
| A.怀疑、选择 | B.排斥、抵制 |
| C.独立、自强 | D.顺应、理性 |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异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 B.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 |
|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下列关于邓小平理论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和使用“邓小平理论”这个科学概念,并把它写入党章 |
| B.科学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 |
| C.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学说 |
| D.“南方谈话”标志着邓小平理论成熟并形成体系 |
某发明家的阿姨对他说:“我从来没看到过像你这么游手好闲的男孩……你已经半小时没有说话了,只会打开壶盖再盖上,现在又拿一个咖啡杯和汤匙放在上面观看蒸汽怎么从壶口冒出,并且去盛接及计算有多少水滴。”这位阿姨没有想到,这位发明家的“无聊”举动,竟促成了人类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一次转变。这项转变与以下哪项事件有关
| A.开辟新航路 | B.第二次工业革命 | C.启蒙运动 | D.第一次工业革命 |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
| B.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
|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
|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漠 |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给人的突出印象一是洋,二是奇,三是妙。当时有人是这样描写上海的奇与妙的:“西域移来不夜城,自来火较月光明。居人不信金吾禁,路上徘徊听五更。”“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材料中的“奇”与“妙”所指的事物反映了
| A.高架铁路的建立 | B.水运事业的发展 |
| C.电力与通讯事业的发展 | D.化学工业的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