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事实上,17世纪在英国进行着两种革命。第一种是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感兴趣的是赢得在社会上有地位所必需的公民自由和宗教自由。第二种是下中层阶级和佃农的社会革命;下中层阶级和佃农要求完全的宗教平等和政治平等、要求给穷人以丰富的食品,具有小财产所有人阶层的眼光。17世纪英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了,就象后来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失败一样。……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
—— 【美国】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请回答:
(1)为什么17世纪英国爆发了“两种革命”?“小贵族和资产阶级的政治革命”在“公民自由”上取得怎样的重大成果?
(2)“18世纪法国的社会革命”反映在政治和经济上有何表现?
(3)请联系19世纪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他们的时机到19世纪后期才来临”的理解。
(4)近代中国,孙中山先生试图将“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一次完成,他进行了哪些斗争?其失败的经济根源是什么?20世纪40年代后期,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中国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进行了哪些斗争,取得的什么重大成果?
(5)结合以上问题,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比一切东西更有利的莫如挖掉这些罪恶的根源,那就是不经议会同意,而妄以国王陛下名义,向人民征税或征收财产税的专断权力,如今,已由两院断定并由国会通过的一项法案,宣布这一权力是违反法律的。
——《大抗议书》(1641年12月1日呈送国王)
材料二 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里,总会有一些人侵犯他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因此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来保护人权。于是,人们订立契约,建立政府。但是政府的权力不能太大,必须依法行事,必须实行分权。
材料三 自18世纪早期,英王乔治一世不再参加内阁会议,而是指定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沃波尔主持,久而久之,英王不出席内阁会议,由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成为一种政治惯例。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形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最终确立。
请回答:
①材料一中国王与议会矛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矛盾又是通过哪些途径最终解决的?
②材料二体现了洛克民主思想的哪些政治原则?
③据材料三概括英国代议制民主制度的特点。
④据以上材料概括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基本历程。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
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8分)
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
一一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
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二、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
------ 选自《明清史散论》
材料三、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
-------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
请回答:
(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分)
(2)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3)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有哪些?
(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长期以来,很多学者将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概括为“两个过程”,即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过程,主张以这一基本线索作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准则。
材料三 近二三十年来,有些学者注重从现代化角度研究中国近代史,认为中国的现代化就是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1840年以来中国错综复杂的历史,可以用“从传统到现代”这一思路作解释。
请回答:
(1)阅读图一和图二,回答农民阶级和资产阶级准备怎样解决土地问题?如何评价?(9分)
(2)按照材料二的研究角度来研究中国近代史,可能会对1840~1911年间的哪些重要事件评价较高?(3分)
(3)按照材料三的研究角度,评价辛亥革命。(6分)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美国革命的首创性在于……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学说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得到较好的贯彻。
——摘自《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停止任何法律效力;1701年议会又通过法案规定:凡是国王的诏令必须由同意这一诏令的政府大臣签署才能生效,把原先属于国王的任免法官的权力转到各部大臣的身上。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信任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说: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战后人们最初反对君主制和贵族制政治的思想,引导着美国人民建立了一些行政首脑软弱无力、上院不起什么作用的州政府;新的宪法则建议有一个权力很大的行政首脑和同众议员权力相当的参议院。……全世界都说过,像美国规模这么大的国家,要建立共和制度是不可能的。……但是这里居然兴起了一个新型的共和国。”
——《美国的历程》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指的是什么?美国在“政府体制的设计方面”有何创新?(2分)
(2)依据1787年宪法所建立的“新兴的共和国”是如何解决上述弊端,同时又避免专制政体的?(6分)
(3)在学习了“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一课后,甲同学认为英国的政体有效,乙同学认为美国的政体进步。你同意哪一位同学的观点,并说明理由。(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