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点做加速度为g的自由落体运动,在落地前的最后一秒内通过的距离为s,由此可求出确定的物理量为:( )
A.质点落地前瞬间的速度 |
B.质点开始下落时距地面的高度 |
C.质点下落到距地面还剩一半高度时的速度 |
D.质点速度为落地前瞬间的速度一半时的高度 |
如图所示,把一个架在绝缘支架上的枕形导体放在正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导体处于静电平衡时,下叙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点电场强度相等,电势相等
B.A.B两点的电场强度不相等,电势相等
C.感应电荷产生的附加场强大小是
D.当电键K闭合时,电子沿导线移向大地.
如图1为示波管的原理图,如果在电极YY′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2甲所示的规律变化,在电极XX′之间所加的电压按图乙所示的规律变化,则在荧光屏上会看到的图形是( )
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变速运动,依次经过a、b、c、d到达最高点e.已知ab=bd=6m,bc=1m,小球从a到c和从c到d所用的时间都是2s,设小球经b、c时的速度为vb、vc,则()
A.vb=4m/s |
B.vc=3m/s |
C.从b第一次运动到c的时间为![]() |
D.从d到e所用时间为4s |
用光电门测小车的速度时,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将小车从该气垫导轨的同一位置多次由静止释放,在恒定拉力作用下,小车做加速度相同的加速运动,换用不同的挡光片进行实验,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
不同的挡光片 |
通过光电门的时间(s) |
速度(m/s) |
第一次 |
Ⅰ |
0.23044 |
0.347 |
第二次 |
Ⅱ |
0.17464 |
0.344 |
第三次 |
Ⅲ |
0.11662 |
0.343 |
第四次 |
Ⅳ |
0.05850 |
0.342 |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Ⅰ的宽度最小
B.四个挡光片中,挡光片Ⅳ的宽度最小
C.第一次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挡光片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D.第四次测得的速度最接近小车挡光片到达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一物体以30m/s的初速度作竖直上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5s内物体的()
A.位移大小为25m,方向向上 |
B.路程为65m |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m/s |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m/s,方向向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