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迈克尔·H·哈特说过:“毛泽东的排列略高于华盛顿,因为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比华盛顿使国内发生的变化更为重要。毛排列的名次比拿破仑等人要高不少。”以下对于70年代初“毛给国家带来的变化”的背景,认识不正确的是 ( )
| A.第三世界国家影响的扩大 | B.美国和苏联争夺霸权的斗争 |
| C.我国经济建设成就巨大,国力增强 | D.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正确决策 |
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470多家,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相当于辛亥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下列诗句中,能恰当形容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是
| A.千呼万唤始出来 | B.小荷才露尖尖角 | C.忽如一夜春风来 | D.无可奈何花落去 |
“兴起于19世纪60年代,代表人物有李鸿章、曾国藩等,只注重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与上述信息相关联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 B.洋务运动 | C.太平天国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1898年9月2 1日《中外日报》报道:“宁郡通久源纱厂,开设有年,生意亦畅,现因新添纺织机器,……因此招募女工,并造有房屋40余间,以备来厂女工居住。”当时这家纱厂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调整民间设厂政策 | B.中华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
|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 |
19世纪四五十年代,洋布“幅宽质细价廉,而适于用,人皆便之,反弃土布不用”。这说明外国商品输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
| A.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 B.加速了自然经济发展 |
| C.促进了自然经济解体 | D.导致了洋务运动失败 |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新发展是
| A.雇佣关系出现 | B.手工工场出现 | C.自由资本主义产生 | D.垄断组织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