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



20070327

 

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下列各题。

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公顷/人)


国家
生态
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
赤字
国家
生态
足迹
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
赤字
比利时
5.0
1.2
-3.8
新西兰
7.6
20.4
12.8
美国
10.3
6.7
-3.6
秘鲁
1.6
7.7
6.1

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               (   )

A.0.4 B.-0.4 C.2.0 D.-2.0

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

A.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地形地势
平原丘陵/海拔较低
高原山地
高原
气候
季风气候
大陆性气候
高寒气候
水文特征
外流河
内流河
多冰川
植被和土壤
温带森林/黑土、褐土、红壤
草原发育下的土壤
冻土
区域内部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


海拔高度


表中空格①、②应该填写的内容分别是

A.地形、热量 B.热量、水分
C.水分、热量 D.海陆位置、纬度位置

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C.热带气旋的形成
D.冬夏季节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相对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是
①降水丰富②热量充足③光照充足④气温日较差大⑤土壤肥沃⑥灌溉水源充足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⑥ D.③④

某地位于晨昏线上,若该地昼长夜短,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40°,则该地的纬度范围(X)为

A.50°<X≤70° B.23.5°<X≤50°
C.50°≤X<73.5° D.70°<X≤73.5°

在利用GIS将某流域河流流向矢量化时,不同的流向赋予不同的数值。如图甲所示,若某处流向向东则在该处标为“1”,向西则标为“16”,向东北则标为“128”,依次类推。图乙示意某山区局部河流流向矢量图。阅读材料回答下题。
下列四地中,最可能有一条东西走向分水岭的是

2013年浙江省余姚经历“水火两重天”的气象灾害。8月持续高温,10月严重水灾。图表示10月7日台风“菲特”在山海之城福鼎登陆时,浙闽两省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阅读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2013年8月余姚平均气温高于福鼎,其主要成因是

A.受副高影响大 B.月平均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C.多阴雨连绵天气 D.受暖流影响

“菲特”期间,余姚降水量大于福鼎,其主要影响因素

A.地形 B.台风 C.冷锋 D.暖锋

图甲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图乙为该区域城市化进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城镇服务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②①③④

关于该区域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20世纪60年代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是推进该区域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B.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域城市化速度较缓是逆城市化造成的影响
C.近40年以来该区域城市化发展带动本区域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
D.近40年以来该区域城市化受资源开发及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