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位学生想研究中国现代经济史,下边这幅图是我国某一历史时期的经济结构示意图,他看到的这个图,最有可能属于                                    

A.过渡时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C.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前费,反对勤俭节约

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不仅德国,英法战后经济恢复也靠美国扶植
C.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领导权 D.美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 )。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蔓延到全世界 D.危机持续时间长

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