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32P标记的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让其分裂第一次……第N次,若一个细胞中的染色体总条数和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分别是40条和2条,则这至少是( )次分裂的分裂期。
| A.第一 | B.第二 | C.第三 | D.第四 |
下列对有关物质检测所使用的试剂和产生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
待检测的物质 |
使用试剂 |
呈现颜色 |
| A |
苹果中的还原糖 |
苏丹Ⅲ染液 |
橘黄色 |
| B |
马铃薯中的淀粉 |
双缩脲试剂 |
紫色 |
| C |
DNA |
斐林试剂 |
蓝绿色 |
| D |
RNA |
吡罗红染色剂 |
红色 |
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染色时先用甲基绿染液,再用吡罗红染液 |
| B.用8%的盐酸的目的之一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使DNA水解 |
| C.酒精灯烘干载玻片,可固定细胞并迅速杀死细胞,防止细胞死亡时某些水解酶对核酸的破坏 |
| D.用高倍显微镜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到呈绿色的染色体和呈红色的RNA分子 |
下列物质中都含有(—CO—NH—)的一类物质是
A.酶、胆固醇和抗体 B.胰岛素、抗体和生长激素
C.雄性激素、载体和酶 D.维生素D、甲状腺激素和雌性激素
纤维素、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基因(基因是DNA上的片段)的基本组成单位依次是
| A.葡萄糖、葡萄糖和氨基酸 | B.葡萄糖、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
| C.氨基酸、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 | D.淀粉、蛋白质和DNA |
三鹿牌等婴幼儿奶粉中掺入了一种“假蛋白”——三聚氰胺,如图为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有关“假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三聚氰胺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
| B.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的含量还高 |
| C.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后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 |
|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个肽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