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不是由地壳运动形成的地形是                             (  )

A.黄土高原 B.埃塞俄比亚高原 C.云贵高原 D.青藏高原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该地沟谷地貌发育,其主要原因是

A.土质疏松,流水侵蚀作用强 B.石灰岩广布,流水溶解侵蚀作用强
C.断层发育,地壳水平运动强 D.气候干旱,风化和风力侵蚀作用强

图中①地农作物长势好于②地,其原因可能是①地

A.光照更强 B.土壤的水份更好
C.坡度更缓 D.植被覆盖率更高

太阳能光热电站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下图),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该国人口增长数量最多的时段为

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含氮化合物浓度增加,产生沉降,是新出现的令人担忧的全球变化问题。一科研小组选择受人类干扰较小的某地,实验模拟大气氮沉降初期对植被的影响。实验地植被以灌木植物为主,伴生多年生草本植物。表1数据为实验地以2009年为基数,2010~2013年实验中植被的变化值(测量时间为每年9月30日)。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表1

年份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植株数量
灌木植物
1
1.00
1.00
1.00
1.00
草本植物
1
1.18
1.20
1.21
1.23
地上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9
1.10
1.12
1.11
草本植物
1
1.47
1.55
1.52
1.53
地下生物量
灌木植物
1
1.01
0.99
0.98
0.97
草本植物
1
1.21
1.29
1.42
1.58


实验期间植被变化表现为
①生物量提高②生物量降低③植株密度改变④植被分布改变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实验期间大气氮沉降导致灌木、草本两类植物出现此消彼长竞争的是

A.植株数量 B.总生物量 C.地上生物量 D.地下生物量

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随着大气氮沉降的持续,植被未来变化趋势是

A.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繁茂 B.灌木植物和草本植物萎缩
C.灌木植物茂盛、草本植物萎缩 D.灌木植物萎缩、草本植物茂盛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图2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 B.聚落 C.耕地 D.地形

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线路过长 B.距城镇过远
C.易受洪水威胁 D.工程量过大

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A.地形分布 B.绿洲分布
C.河流分布 D.沙漠分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