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世界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下题。
有关图中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洋流向南流,是寒流 |
B.洋流向北流,是寒流 |
C.上升流形成大型渔场 |
D.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 |
图中P地区是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是因为这里 ( )
A.有丰富的高山冰雪融水 |
B.降水量丰富、水循环不够活跃 |
C.地处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
D.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暖湿气流 |
流经三大自然区,流域跨三个经济地带的河流是()
A.长江 | B.黄河 | C.海河 | D.珠江 |
读图回答问题。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 B.雨热同期 |
C.冬季河流结冰 | D.水运发达 |
甲地楼房南北间距一般大于乙地,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
A.河流流向 | B.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 | D.盛行风向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别是 ()
A.旱涝盐碱危害、水土流失严重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C.生态破坏严重、多旱涝灾害 |
D.水资源短缺、酸雨危害较严重 |
该图中1、2、3线是按照不同标准划分的同一种地理界线,据此完成问题。该地理界线最有可能是 ()
A.橡胶种植北界 | B.1 6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
C.30℃等温线 | D.热带和亚热带分界线 |
同一界线可以划出若干条,这说明地理区域具有()
A.不确定性 | B.差异性 | C.过渡性 | D.整体性 |
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问
题。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约是
A.30°、1月 | B.60°、7月 |
C.60°、1月 | D.30°、7月 |
当公转速度为N时
A.安阳——处于旱季 |
B.新西兰南部海域——冰山座座 |
C.松花江河畔——银装素裹 |
D.漠河市民——欢度“白夜” |
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东八区的区时 |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
C.东经120°的地方时 | D.东经116°的地方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