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为一攀岩运动员正沿竖直岩壁缓慢攀登,由于身背较重的行囊,重心上移至肩部的O点,运动员的质量为60kg,运动员双手臂
所能承受的拉力不能超过540N。此时手臂与身体垂直,手臂与岩壁
夹角为53°,则此时行囊的质量不能超过(设手、脚受到的作用力均
通过重心O,g取10m/s2,sin53°=0.8,cos 53°= 0.6)
A.60kg | B.50kg | C.40kg | D.30kg |
20.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像.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纵轴是
;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
和
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21.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
A.6小时 | B.12小时 | C.24小时 | D.36小时 |
某行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均可视为圆。每过N年,该行星会运行到日地连线的延长线上,如题21图所示。该行星与地球的公转半径之比为()
A.![]() |
B.![]() |
C.![]() |
D.![]() |
我国“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后,先在“24小时轨道”上绕地球运行(即绕地球一圈需要24小时);然后,经过两次变轨依次到达“48小时轨道”和“72小时轨道”;最后奔向月球。如果按圆形轨道计算,并忽略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在每次变轨完成后与变轨前相比,()
A.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减小 | B.卫星动能增大,引力势能增大 |
C.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减小 | D.卫星动能减小,引力势能增大 |
由于通讯和广播等方面的需要,许多国家发射了地球同步轨道卫星,这些卫星的()
A.质量可以不同 | B.轨道半径可以不同 |
C.轨道平面可以不同 | D.速率可以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