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时期,强调人性,反对封建神学的人文主义思潮勃兴的原因是
A.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天圆地方”说 | B.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突出了人的作用 |
C.歌白尼“太阳中心说”的确立 | D.古希腊、罗马文化复兴的结果 |
本杰明·富兰克林指出,美国新宪法确定的政体是一种“选出来的君主制”。他的观点表明
A.美国总统拥有很大的权力 | B.美国总统由国会选举产生 |
C.美国新宪法具有专制色彩 | D.美国总统实际上是专制君主 |
1830年英国格雷内阁共有13名阁员,在当时居平均水平;1841年皮尔内阁计有14名阁员,1874年迪斯雷利内阁减至12人;但1905年的坎贝尔——班纳曼内阁又增加到18人,从此至今总在20名左右浮动。以上情况说明:
A.英国君主立宪制进一步完善 | B.英国内阁逐渐凌驾于议会之上 |
C.英国议会的地位不断提高 | D.英国内阁的权力不断扩张 |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 B.德国 | C.日本 | D.俄国 |
英国文学家菲尔丁(1707~1754)描述当时的英国时说:“当贵族在与君主进行华丽的竞争时,乡绅们翘首企盼获得贵族那样的地位,而商人们则从柜台后面步出,挤入乡绅空出的行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贵族阶层日趋没落 | B.阶级斗争空前加剧 |
C.商业资本发展迅速 | D.产业革命成效显现 |
英王查理一世在受议会审判时说:“你们企图审判国王,这是多么大的罪恶啊,我的权力是上帝所托付的。”法官说:“在国王和他的人民之间存在一个契约协定一旦这条纽带被切断,那么只能说,别了,君主统治!”这两段话体现了
A.英王与法官的恩怨 | B.国王至尊与法律至上的较量 |
C.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 D.君权神授与人民主权的对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