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北纬53°某地附近相关等值线图,判断题。
有关P、Q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P地地势、降水量均高于Q地 |
| B.P地降水多于Q地,气温低于Q地 |
| C.P、Q两地海拔高度相同,气温相同 |
| D.Q地具有较明显的热岛效应和雨岛效应 |
若该岛在某大陆的西侧,则该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 A.水稻种植业 | B.水产养殖业 | C.乳肉畜牧业 | D.小麦种植业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甲处年日照时数约为
| A.2 480 | B.2 770 | C.2 600 | D.无法判断 |
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 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
| C.天气状况的差异 | D.白昼长短的差异 |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各题。
该图所示可能是
| A.北半球的1月 | B.北半球的7月 |
| C.南半球的2月 | D.南半球的8月 |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各题。
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 A.向东 | B.向西 |
| C.先西南后西北 | D.先东南后东北 |
目前,全球前100位特大城市的GDP之和已占到全世界的38%,它们当中很多是世界级中心城市。下图中数字表示城市,读图完成各题。
图中阴影部分最可能表示世界
| A.石油主产区 | B.重要城市带 |
| C.主要工业区 | D.主要森林带 |
图中城市
| A.有两个位于西半球 | B.多位于中纬度地区 |
| C.⑤在①的东南方向 | D.正午太阳高度②>① |
下图是一幅经纬网地图,某人从②地出发,先向正南方向,后向正东方向至③地,其路程约为
| A.6 600 km | B.5 000 km |
| C.3 330 km | D.4 200 k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