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旭麓先生说:“人们多注意1840年的划时代含义,实际上1860年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一观点的是
| A.清廷官僚体系由此开始发生被动转变 |
| B.形成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
| C.向西方学习成为精英和普通民众一致的选择 |
| D.反映时代脉搏跳动的改革思想日渐增多 |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要求……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为此,( )
| A.建立基本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 B.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
| C.提出了教育的“三个面向” |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
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随着“文革”的结束一去不复返。说明( )
①“双百”方针遭受曲折
②文艺属于人民,要为人民服务
③文学艺术不等同于政治问题
④文学艺术出现了反社会主义倾向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 C.②③ | D.②③④ |
2012年3月,袁隆平提到:“今年的目标是向亩产1000公斤迈进,这虽然很不容易,但像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由袁隆平选育的杂交水稻在国际上被称为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主要原因是( )
| A.解决了十三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 |
| B.世界上许多国家引进杂交水稻 |
| C.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
| D.袁隆平推广杂交水稻成果显著 |
邓小平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论断的直接效果是( )
| A.促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全面推广 |
| B.促使国家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
| C.引导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
| D.推动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初步确立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七大”工作方针》中指出“陕北是两点:一个是落脚点,一个是出发点”。这里的“出发点”是指( )
| A.陕北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
| B.红军三大主力在陕北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
| C.红军主力在陕北完成改编,奔赴抗日的前线 |
| D.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由陕北渡过黄河,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