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配制100mL 2mol/L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会导致结果偏低的是
(1)用拖盘天平称量时砝码放在左盘
(2)溶解NaOH固体后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向容量瓶转移溶液
(3)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5)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6)干净的容量瓶未经干燥就用于配制溶液
| A.(2)(4)(6) | B.(1)(3)(4) |
| C.(1)(3)(5) | D.(2)(3)(4) |
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 子质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 |
| B.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 |
| C.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 |
| D.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 |
含MgCl2、AlCl3均为n mol的混合溶液,向其中滴NaOH溶液至过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与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正确的是(
提示:离子沉淀(或沉淀溶解)pH见下表
| 离子 |
Mg2+ |
Al 3+ |
物质 |
Al(OH)3 |
| 开始沉淀pH |
8.93 |
3.56 |
开始溶解pH |
8.04 |
| 完全沉淀pH |
10.92 |
4.89 |
完全溶解pH |
12.04 |

右图是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选项 |
X |
收集气体 |
Y |
| A |
碱石灰 |
氯气 |
氢氧化钠 |
| B |
碱石灰 |
氯化氢 |
氢氧化钠 |
| C |
氯化钙 |
二氧化硫 |
氢氧化钠 |
| D |
氯化钙 |
一氧化氮 |
氢氧化钠 |
下列有关离子检验的操作和实验结论都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盐酸酸化,沉淀不溶解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B |
浓硫酸滴入蔗糖中,搅拌得黑色蓬松的固体并有刺激性气味 |
该过程中浓硫酸仅体现吸水性和脱水性 |
| C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
铝易被氧化;铝的熔点比氧化铝低 |
|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
| B.燃料的脱硫脱氮、SO2的回收利用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减少酸雨产生的措施 |
| C.要将溶解在CCl4中的碘单质分离出来,可以用蒸馏法,因为碘易升华,先分离出来 |
|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