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有句名言:“人是环境的产物”。某论坛上,主讲人让听众写下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6个朋友,并指出他们月收入的平均数大致就是你的月收入。测试结果的准确程度让所有听众惊讶不已。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每个人的朋友圈子都是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它彰显着你的现在,也预示着你的未来。这种现象说明(  )

A.文化决定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和思维方式
C.文化改变人们价值观念,丰富精神世界
D.文化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技的作用和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据报道,在电影下乡活动中,海南省电影公司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农村电影院线,至2009年初,已在全省2500个行政村放映了16000多场电影,观影农民近500万人次,电影下乡活动有利于
①实现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是消除城乡差别的关键步骤
②开拓农村电影市场,促进电影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③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使之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在某班一次以“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主题的讨论中,小王同学在发言中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既要继承一切传统文化,又要吸收一切外来文化”。该发言
①看到了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
②忽视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都有精华和糟粕
③承认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④正确地回答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措施、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我们无法改变各个国家文化上的差异,但可以通过文化交流了解并理解这样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不同国家文化的认同”。这一观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①承认世界文化的同一性②主张消除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③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④主张不同文化的平等交流与沟通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在“文化与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关系”主题讨论会上,某同学提出:“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同学强调了文化对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
②该同学主张文化是民族的,民族文化不一定是世界的
③该同学夸大了文化的作用,是一种文化决定论
④该同学强调文化是人类的全部精神活动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