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13号超强台风“鲇鱼”于10月23日12时55分在福建省漳浦县沿海登陆,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3级,给福建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回答下题:
下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鲇鱼”成因的是
A B C D
造成台风灾害的主要是
A.沙尘暴天气 | B.狂风、暴雨和风暴潮 |
C.地震、海啸 | D.狂风、赤潮 |
读“大西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关于洋流分布的正确叙述是
A.南半球中高纬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
B.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C.中低纬大洋西侧为寒流,东侧为暖流 |
D.甲洋流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 |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
B.能使海洋污染范围不变,污染程度减轻 |
C.甲洋流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广布 |
D.乙海区附近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 |
近年来由于全球大米价格持续上涨,加上担心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越南、印度、柬埔寨等世界多个主要大米出口国,纷纷出台限制大米出口的措施,以首先保证满足国内需求。完成以下问题。
越南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其所属气候类型相当于下列图中的
超强台风威马逊于2014年7月18日15时30分,在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并对海南、湛江等地带来严重破坏。台风所属于的天气系统是
按照热力环流的过程,其顺序正确的选项是
①空气的上升或下沉②大气的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④近地面空气的受热或冷却
A.④①③② | B.②①④③ |
C.③①②④ | D.①③②④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全球变暗是由于日益增多的空气污染物,世界大部分地区晴日能见度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不断下降,科学家们将之形容为“全球变暗”,在东亚、南亚、南美、澳大利亚和非洲尤其明显。结合图,回答以下问题。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根据材料的描述,图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