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在该地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 )
A.缺氧和冻土问题 |
B.沼泽和草地问题 |
C.沙丘和戈壁问题 |
D.溶洞和暗河问题 |
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是( )
A.山地畜牧业、绿洲农业 |
B.高寒畜牧业、河谷农业 |
C.河漫滩畜牧业、灌溉农业 |
D.农耕区畜牧业、生态农业 |
该地区粮食作物高产的主要原因是( )
A.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 B.土壤肥沃,灌溉便利 |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 D.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 |
该地区的农田、村镇和城市多分布在( )
A.青海湖和察尔汗盐区周围 | B.柴达木盆地边缘的绿洲 |
C.公路和铁路沿线 | D.海拔较低的河谷两岸 |
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
B.地处迎风坡 |
C.多锋面、气旋活动 |
D.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区有丰富的地热能资源 |
B.图中地区的海拔较高,因此气温低 |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
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 |
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 | 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 |
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 | D.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 |
读城市发展模式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因素与逆城市化现象无关的是
A.郊区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B.城市居民追求更好的环境质量
C.农业现代化使农村经济迅速发展 D.城区与郊区交通网络更加便捷
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
A. |
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 |
B. |
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 |
C. |
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
D. |
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 |
(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各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
A. |
取水--保护水源地 |
B. |
输水--一减少过程损耗 |
C. |
用水--节约、综合利用 |
D. |
排水--防止当地污染 |
青藏铁路将于2006年7月1日投入试运行。西安某中学计划组织学生举行“乘火车—进拉萨”夏令营活动,据此回答下图中所示的四种景观,同学们乘车途中可能看到的是。
A.a | B.b | C.c | D.d |
右图中aob弧线是某日地球极点俯视图中的晨昏线,ao=bo,o的纬度为70°N,ab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180°,该线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b点的经度为150°E。完成下列问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坐标是
A.120°W 20°S B.60°E 20°N
C.120°W 20°N D.60°E 20°S
(2)此时,北京时间是
A.12时 B.16时 C.18 时 D.24时
(3)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津的物影朝向西北方 B.贵阳阴雨连绵
C.北印度洋海水向东流 D.潘帕斯草原牧草繁茂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2)图4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