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面地球公转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内圆表示极圈,中心表示北极点),回答:从C→D这一段时间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增大 | B.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 |
C.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 D.南半球白天比黑夜长。 |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D→A→B这半年中,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
B.从B→C→D这半年中,北极圈内极夜的范围逐渐扩大 |
C.在D→A这段时间里,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扩大 |
D.在C→D这段时间里,南极圈内极夜范围逐渐缩小 |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B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 |
B.从C到D这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
C.到C点时,深圳市昼短夜长,而且在一年中昼最短,夜最长 |
D.从B到C这段时间内,深圳市被太阳直射一次 |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搭载着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102°E、28.2°N)卫星发射中心三号塔架点火升空。据此回答:
1.嫦娥一号卫星发射之时,世界时为
A.0时05分 B.2时05分 C.5时05分 D.7时05分
2.能正确表示“嫦娥一号”卫星探月卫星发射时,西昌昼夜(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情况的是
3.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赤道移动
②赤道低压带的北界与赤道重合
③阿留申低压强盛
④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西北季风
⑤南极臭氧洞可能出现
⑥墨累—达令盆地农民正忙于剪羊毛
A.①③ B.③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
4.火箭点火成功后,火箭升空后向偏东南方向飞行,主要原因是
A.使卫星尽早进入工作状态
B.可借助地球自转线速度,减少发射所需能量
C.便于地面观测与控制
D.有利于卫星获得太阳辐射能
科考人员小李把某日太阳在天空中的运行的轨迹画一幅简图,他观测到这一天在天空中是从右向左运动,当太阳位于图中位置d时查到此时北京时间为20时。回答:
1.小李所在地理位置
A.(90°E、80°S) B.(90°W、80°S)
C.无法确定纬度,可确定经度 D.经纬度均无法确定
2.在a—e的五个时刻中,小李的人影指向正北的是
A.b、d B.c C.a、e D.无法确定
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下图为世界主要城市2001年用水价格比较,据图完成:
1.我国北京等许多城市都提高了用水价格,其主要目的是
A.促进节约用水 B.与国际水价接轨
C.国家税收 D.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水资源是否丰富的标志是多年平均径流量的多少。6个城市中,径流量比较稳定的城市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读两种类型的环境问题示意图,回答:
1.以水资源为例,图中所示发展中国家
A.技术落后,人均使用水资源的数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
B.用单位水资源产生的环境问题小,最终对环境的影响也小
C.人口过多,消耗的水资源总量大,容易出现水资源危机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2.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发达国家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
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
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