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和人均寿命的延长,以及独生子女政策的持续,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口发展快速步入“后人口转变时期”,到200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1.53亿,占总人口的11.6%,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老龄化就提前到来,可以说是“未富先老”。
材料二
(1)从图中看出,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A低谷对应的时段是________。B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中提及“后人口转变时期”,这里的“后人口转变时期”是指________(人口增长模式),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通过研究我国人口发展现状后,提出了两个不同的解决人口问题的对策:观点一是继续维持我国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鼓励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另一观点则认为应适度放宽人口政策,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你同意哪个观点,试说明理由。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利用当地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简述该地区农业生产部门的地区差异。
(2)根据南昌气候资料,分析对水稻生产不利的气候条件。
(3)简述为了稳定水稻生产,当地应采取的具体措施。
下图是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海平面以下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地区的南、北半球位置,并说明判断理由。
(2)描述此季节图示陆地西部地区的气候特征,并说明理由。
(3)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可能为变质岩 | B.b处地下不可能找到石油 |
C.c处可以挖南北向的地下隧道 | D.c处比b处易被侵蚀 |
(4)近年来,d处河流三角洲向海洋延伸的速度明显加快,推测其最可能成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甲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指出图乙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
(2)指出银川平原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说明影响农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3)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针对海河流域频发的旱涝灾害,在流域西部、北部修建了大量水库,在东部新开了多条入海河道。
(1)结合流域气候和地形特点,分析修建水库和新开入海河道的自然原因。
(2)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7。针对流域水资源匮乏的现状,简述农业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下图为我国某地等高线图,表1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气温(℃) |
6.5 |
9.0 |
13.0 |
18.0 |
22.0 |
25.0 |
27.5 |
27.5 |
23.0 |
18.0 |
13.5 |
8.0 |
降水量(mm) |
16 |
17 |
31 |
74 |
118 |
148 |
177 |
139 |
141 |
84 |
39 |
18 |
(1)说出该地区的地形类型名称和甲地地形部位名称。
(2)描述该地区气温的季节特征。
(3)分析该地区气候可能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