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如果这一评论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概括性,说明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的基本特点是
A.美、日、欧、俄、中共同主导的多极世界 |
B.世界多极化格局的最终形成 |
C.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开始呈现多极化趋势 |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正在发展之中,而且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
杜鲁门提出“对日本的占领不能重蹈德国的覆辙”,这一主张付诸实行后
A.所有对日作战国家的军队共同占领了日本 |
B.战争结束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了日本 |
C.美苏两国联合控制了日本 |
D.美国以“盟军”名义占领了日本 |
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
A. |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B. | "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
C. | "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
D. | "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
(山东省泰安市2008年高三期中考试,历史,37)1956年—1966年被称为“文艺学术发展的春天”,这一时期文学艺术硕果累累。出现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贯彻 |
B.广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 |
C.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创作素材丰富 |
D.全国知识分子会议的召开 |
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 | 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 |
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 | 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 |
关于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不符合史实的是()
A.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十多年的繁荣 |
B.吸取了我国历史上学术、文化发展的经验 |
C.纠正了科学文化领域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 |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