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 B.地方政府进一步收回财权 |
C.政治和理学思想紧密结合 | D.藩镇割据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下列哪项史实最能证明上述材料的结论
A.俄国十月革命爆发 | B.中国五四运动兴起 |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 D.国际联盟的成立 |
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1919年美国总统威尔逊带着“十四点原则”,参加了巴黎和会。西方一评论家说,“威尔逊的原则征服了欧洲……”威尔逊的原则之所以能征服欧洲的最主要原因是
A.美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欧洲各国
B.人们厌战,渴望和平
D.“十四点原则”较好地维护了欧洲的利益
图是苏联某历史时期发布的宣传画“华盛顿的和平鸽”,这幅画揭示了
A.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实质 |
B.美苏对峙格局形成 |
C.美苏间军备竞赛的本质 |
D.苏联霸权主义野心 |
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A.意识形态的不同 | B.经济水平的差距 |
C.军事力量的失衡 | D.国家利益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