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一位妈妈最怕给女儿买衣服,女儿想买的,妈妈不愿意,妈妈想买的,女儿看不中。每次都闹的不欢而散。妈妈认为,穿衣服不能太张扬,和周围的女孩打扮的一样才好。女儿坚决不同意:“同学都穿这样的衣服,我不要!”她总是挑选那些和别人迥然不同的衣服。
材料二我国居民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仅为33.3%,而发达国家为70%以上,但目前消费市场低迷,而储蓄总体却持续增长,我国居民的消费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当前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妨碍启动消费的因素之一就是,我国现在虽然告别了短缺经济,但属于低水平的结构性过剩,消费者反映用不着的商品满街都是,要想买的商品不是买不到,就是买不起。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妈妈和女儿各属于什么样的消费心理?(4分)
(2)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应践行什么原则?
(3)简述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4)材料二对企业有何启示?
材料一 2009年某省居民人均收入状况比较表
注:2009年,江苏省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228.8亿元,比上年增长18.2%。
材料二 2009年以来,该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实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医疗保险;落实中北部地区开发战略,促进中北部地区加快发展;2010年起,又以超过10%的增幅上调最低工资标准,等等。目前,该省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该省居民收入分配状况。
(2)该省采取一系列措施力促社会公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些道理?
(3)请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实现收入分配公平?
材料一: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由“国强民富”转变为“民富国强”的发展策略。不能否认,这些年我们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生活水平也较改革开放之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都是一代又一代领导人英明决策的成果、社会各界参政议政的智慧结晶。但反过来看,国家的发展却与老百姓的切身感受不成比例——人们的幸福感并没有因此而大幅提高、老百姓的安全感也并未相应大幅增强,愈来愈沉重的生活成本与负担给了当今的人们太多的压力,如果实现“民富国强”的发展策略,将是民之大福,国之大幸。
材料二:2010年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调查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有: 家庭因素 、生活满意度、未来预期 、生活尊严、食品价格等。居民幸福感与收入逐渐背离 如何追寻有尊严的幸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贫富差距。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报告显示,民众最为关心的社会问题,排在第一位的是贫富差距。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常识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在中国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共产党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的原因,并进一步阐述党如何解决经济快速发展与人们幸福感并没有大幅提高的矛盾。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应如何让居民追寻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材料一 2011年4月15日上午,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本次年会以“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为主题。包容性发展有着深刻内涵。从国内看,“包容性发展”首先是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寻求的应是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对立,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进行;其次是对低收入人群有利。财富分配应该是公平的,不造成贫富差距,向低收入人群倾斜,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第三,这种发展应该有利于社会发展、公共服务和精神文明建设。从国际视野看,“包容性发展”应该是一国的经济发展不应该去损害或者抑制另一国;国家跟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的发展,是共赢和多赢的。不仅体现在进一步发展开放的、遵循规则的、可预测的、非歧视性的贸易和金融体制,更体现在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性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材料二 2011年1月9日-11日,中纪委十七届六次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和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决反对腐败,严厉惩治腐败分子,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加强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促进实现包容性发展。
⑴结合材料一,从经济常识的角度分析我国如何在对内和对外经济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
⑵运用政治常识的知识,分析党中央坚持反腐倡廉、严惩腐败分子的原因。
材料一:朝鲜25日宣布成功进行一次地下核试验,国际社会高度关注,联合国、欧盟、北约等国际组织以及俄罗斯、德国等国家纷纷呼吁朝鲜遵守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不要进一步采取加剧地区紧张局势的行动并重返六方会谈。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就此发表声明,全文如下: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无视国际社会普遍反对,再次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1)结合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朝鲜核实验为什么会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说明中国政府为什么坚决反对朝鲜进行核实验?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胡锦涛在伦敦金融峰会上指出:“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不利影响继续显现,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支撑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根基没有动摇。”
(1)说明图反映的经济现象
(2)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胡锦涛主席主要运用了什么矛盾分析方法来分析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的经济形势?(8分)